“嗯。”池宏点点头,目光落在她脸上,“你呢?估了多少?”
“620多吧。”宋婉瑶的语气带着点小满足,又有点不确定。
“也不知道这分数算好算坏,不过……”
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池宏,“我数学考了115分哦!对我来说简直是超常发挥了!多亏了你!”
“哦?”池宏有些意外。
“就是你考前跟我说的呀!”宋婉瑶语气轻快。
“你说如果大题实在啃不动,就果断放弃,死保前面的客观题!
我考试的时候,发现后面大题果然像天书,我就干脆只做了第一小问,把全部精力都用来检查前面的选择填空了!结果……”
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客观题,全对!”
池宏这才注意到,宋婉瑶另一只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本厚厚的错题本。
本子边缘有些卷曲磨损,显然被频繁翻阅。
翻开的内页里,用红、蓝、黑、荧光绿等多种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做着标记,将题目、错误原因、正确解法、同类题型、注意事项分门别类,清晰无比。
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像小旗帜一样插在关键页。
这正是宋婉瑶的风格,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所能做到的极致。
池宏的思绪回到了2003年高考这个特殊的节点。
由于数学“备用卷”引发的蝴蝶效应,鄂省理科一本线史无前例地被拉低到了502分!
江城大学的预估录取线更是跌到了527分左右,而往年高不可攀的清北,预估线也落到了630多分。
更关键的是,今年实行的是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巨大的不确定性让无数考生和家长患得患失,害怕高分低就,更怕低分落榜。
这就导致了严重的省内高校扎堆报考,而省外,尤其是顶尖名校却因“畏难”心理而不敢填报。
池宏对此印象极深,他记得前世新闻里报道过,著名的江浙大学、津门大学等顶级学府,就因为考生普遍信心不足而未能招满,一些刚过一本线的“幸运儿”竟真的被这些名校捡漏录取。
502分上江浙大学!
这绝对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关键时期。
出于对宋婉瑶620多分的考虑,池宏冷静地分析道:“620多分,放在今年,选择空间很大。没必要挤省内。我建议你考虑复日大学、沪上交大,或者江浙大学。以你的分数,稳稳上线,而且专业可以随便挑,金融、管理、语言、艺术相关的,都行。”
他列举的都是沪上和江浙地区的顶尖名校,以宋婉瑶的分数,基本能够任选专业。
考虑到对方的家庭情况,复日大学金融系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宋婉瑶听着池宏一本正经地分析,嘴角却扬起了笑容。
“从沪上说到江浙,唯独不提帝都的学校,口是心非的家伙!”
她狡黠地眨眨眼,打断了池宏的分析:“行啦行啦,我知道了。”
她摆摆手,声音带着点甜腻和了然,“我都懂。”
池宏被她这突然的转折弄得一愣:“……你懂什么了?”
宋婉瑶正要“揭穿”池宏的“小心思”,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氛围。
池宏从口袋里掏出那部摩托罗拉v998,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喂,你好?”池宏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晰、沉稳,带着一丝官方腔调的女声:“请问是池宏同学吗?”
“是的,我是池宏。”
对方的声音清晰地透过听筒传来:
“你好,池宏同学。这里是燕北大学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