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雅琳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出现一阵骚动。
700分!在2003年那个数学堪称“地狱难度”的年份,这个分数简直是神话般的存在。
尤其对于同样考了全国卷的学生们来说,这个数字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不少原本低头翻书或走神的同学都猛地抬起头,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池宏身上。
在发现该学霸,竟然长着一张一点都不学霸的脸时,难得出现了一丝惊讶。
池宏神色平静地走上讲台,声音沉稳清晰:
“大家好,我是池宏,来自江城。”
他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自己最想表达的核心:
“我对自动化技术非常感兴趣,也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和研究。”
“我个人比较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包括编程,主要是c++和java、电路设计、计算机仿真、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等、以及一些工程应用方向,比如汽车电子控制、飞行器导航、工业自动化等等。”
池宏的语速不快,但吐字清晰,每一个领域都点到即止,却又透露出一种深入的理解。
全是在2003年的技术背景下,相当前沿或热门的技术。
这来自于他每天广泛的阅读和前世近二十年的经验。
效果立竿见影。
台下,好几个原本只是礼节性抬头的同学,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坐在前排的男生忍不住举手问道:“池宏同学,你说你擅长嵌入式开发?51单片机现在做项目还够用吗?听说ar架构更流行了?”
池宏点点头,从容回答:“51单片机作为入门和基础教学,以及一些简单控制应用,目前还是主流,成本低、资料多。ar架构性能更强,更适合复杂应用,是未来的趋势。两者各有适用场景。如果你想深入嵌入式,从51打好基础再过渡到ar是很好的路径。”
另一个同学也忍不住开口:“你对汽车电子控制有研究?现在都说电喷系统是主流,能简单说说和化油器的区别吗?”
“电喷系统通过ecu(电子控制单元)精确控制喷油量和点火正时,相比化油器,动力响应更快、燃油经济性更好、排放更低。核心在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ecu的算法控制。”
池宏的回答简洁明了,直指核心。
一时间,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又有几个对技术真正感兴趣的同学纷纷提问,涉及编程技巧、仿真模型建立、甚至对当时刚刚兴起的能源技术的看法。
池宏一一解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用词专业但不晦涩,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让提问者频频点头,露出恍然大悟或深以为然的表情。
教室里的气氛变得空前热烈,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点客套和观望的自我介绍,更像是一场小范围的技术交流会。
不少同学开始主动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对机器人控制特别着迷!”“我想研究智能家居的自动化!”“我对工业plc编程有兴趣!”
池宏总能适时地接上几句,或点出该方向的核心技术点,或推荐相关的入门书籍和学习路径。
顾雅琳老师站在一旁,脸上带着饶有兴致的笑容,安静地听着。
等到讨论稍歇,她笑着看向池宏,语气带着一丝考校的意味:
“池宏同学,看来你对技术涉猎很广,基础也很扎实。那我考考你,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闭环控制系统,比如控制一个小温室,你会怎么考虑?需要哪些关键环节?”
问题相当专业,直指自动控制的核心知识点——闭环反馈。
池宏微怔,看向讲台边笑吟吟的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