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在昏暗的房间里不断亮起,震动声像两只争食的蜜蜂嗡嗡作响。
池宏靠在床头,一条条关掉清北招生组发来的短信。
内容大同小异,核心就两个字:速签!
他闭上眼,回溯着前世的记忆碎片。
2003年,鄂省理科状元是多少分来着?
印象里,似乎没有突破700分大关的报道。
池宏嘴角勾起一丝笃定的弧度。
状元,没跑了。
他心中已做好了选择……
……
一周后,本地新闻便炸开了锅:“江城一高中惊现鄂省理科双状元!”
在池宏的前世记忆中,二中好像并没有获得理科状元。
看来,自己也给俞清妍的人生带来了一些改变。
几天后,池宏接到了班主任徐瑞祥近乎破音的电话:
“池宏!快!快来学校!电视台来人!你和俞清妍!一起接受采访!”
班里出了两位省状元,物理队拿了两块金牌——毫无疑问,这是徐瑞祥的人生巅峰。
当池宏再次踏入熟悉的江城二中校门时,校门口那巨大的红色横幅映入眼帘:
“热烈祝贺我校池宏同学、俞清妍同学勇夺鄂省高考理科并列状元!”
横幅下人头攒动,长枪短炮的记者早已严阵以待。
在人群的中心,池宏一眼就看到了俞清妍。
她依旧穿着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校服,站在喧闹的中心。
徐瑞祥在一旁红光满面地介绍着,俞清妍偶尔微微点头回应,表情沉静。
“池宏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所有镜头和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池宏深吸一口气,脸上挂起从容的微笑,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
他自然地站到了俞清妍身边,虽然隔着一个礼貌的距离。
俞清妍感受到他的靠近,偏过头,目光落在他身上一秒,随即又淡然地将视线移回前方。
……
采访正式开始。
负责采访的,正是理综考后采访过他的那位电视台记者。
池宏应对自如,侃侃而谈,从学习经验到考试心态,逻辑清晰,滴水不漏。
“池宏同学,又见面了!恭喜获得状元!”记者笑容满面,“我记得你考完理综出来,还点评了数学难度,当时你说自己数学‘保底145’,现在成绩出来了,具体是多少?真如你所说吗?”
“146分。”池宏报出分数,语气平淡。
“了不起!”记者竖起大拇指,随即转向俞清妍,语气带着夸张的惊叹。
“俞清妍同学!更令人震惊的是你!数学150分!这简直不可思议!你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秘诀吗?”
俞清妍轻轻地蹙了一下眉,似乎对这种戏剧化的表述有些不以为然:
“题目解析清楚,按步骤运算,保证准确率即可。难易度在预期范围内,正常发挥自然会有这样的结果。”
记者显然不满足于此,立刻将话题引向一个他自认为充满“看点”的方向:
他带着明显的引导意图,把话筒递向两人中间,笑容满面地问道:
“真是双喜临门啊!池宏同学选择了青华大学,而俞清妍同学选择了北大。两位是并肩作战的同桌,同样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绩,在择校时,为什么没有考虑去同一所顶尖学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