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为什么让关羽守华容道放走曹操 > 第51章 这买卖无本万利(第3页)

第51章 这买卖无本万利(第3页)

麋威一时失语。

张裔要来当我的书佐?

我一个比千石的别部司马竟要收一个堂堂两千石当书佐?

须知这当中差了足足三个秩级。

辈分、资历、名望更不必提。

东汉应该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别部司马吧?

麋威迟疑:“为何是我?”

张裔:“实不相瞒,我并非看中司马其人。”

“而是说,华容虽是小城,却因处于当下要害之地,正是志士立功的好地方。”

“如我这等擅长理民、调度、协调上下之人,留在此地能尽施所长,谋到一份稳固的军功。”

“选择加入司马麾下,只是因为司马恰好是此城主将罢了。”

很直白,很自负的话。

但听起来就合理多了。

麋威心下恍然,然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对方这个请求。

怎么可能会拒绝?

这可是未来诸葛亮的留府长史!

即便不考虑长远,单看眼下。

一个两千石大员的名望、才干、经验,也足以让麋威在华容过得更加轻松!

更别说,张裔在益州时跟诸葛亮颇有交情。

自己抱上张裔大腿,四舍五入,不就等于提前抱住了诸葛亮大腿?

而他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个惠而不费的私属职位而已。

这买卖,无本万利!

……

湘、江水口之间,洞庭右岸,有山名巴丘。

在距今两百多年后的刘宋元嘉十六年,此等正式定名“巴陵郡”。

然后这个地名会继续沿用千百年。

又在另一个宋朝,被一个叫范仲淹的落魄官员写进《岳阳楼记》。

由此名垂青史,

尽管那时候此地真正的名称叫岳州。

但这并不妨碍赵宋士大夫喜欢附庸古雅,借古代今。

不过,元嘉草草也好,赵宋文华也罢。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这个冬天,这处被后人“背诵并默写全文”的名胜。

其实不过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山丘。

外加一座更加平平无奇的邸阁粮城罢了。

这正是孙权南下武陵前,选择此地屯兵的重要原因。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不过,来到此地后,眼见湘水清,江水浊。

从未见识过北方“泾渭分明”的江南土著孙仲谋,不免驻足观望,继而诗兴大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