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大战临近,各种消息满天飞。
一不留神就会被带进沟里。
好在关兴虽然是战场初哥,但关平和廖化都是真打过仗的。
所以城中气氛虽然一日比一日绷紧,但城内外的调度保持了忙而不乱的节奏。
麋威继续一边调度后勤,一边跟潘濬学万人敌。
这期间,因为需要征调更多丁壮,他还去地牢里探视了那位重量级的俘虏。
正是:假节钺左将军,益寿亭侯,于禁于文则。
这次简短的探视,麋威搞清楚了两件事。
其一,于禁虽然以治军严谨而著称,但也因为过于严苛,所以并不受士卒爱戴。
此外其麾下降卒并非都是训练有素的正卒。
还包括大量在南阳、襄阳就地征发的役夫。
先前关兴征募那两千丁壮就是这么来的。
也难怪关羽宁愿冒着得罪孙权的风险,也要运湘关米来养这数万降人。
用后世话来说,这就是优质劳动力输入。
其二,麋威在了解于禁那一长串头衔的含金量后。
便明白至少在刘备这一边,除非汉中王刘备亲自过来。
否则哪怕是关羽,都不足以招揽于禁为己用。
实在是于禁本身政治地位太高。
这世上有资格让他屈从侍奉的人就没几个了。
反过来说,假使于禁本人愿意投效,作为“主公”也未必敢放心用。
还不如将于禁作为一个高级人质,将来跟曹魏交易呢。
历史上孙权就是这么操作的。
于是麋威也就顺势收起了多余的心思。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社会运行规则。
不是施展些小恩小惠就能让某个名将“纳头便拜”的。
……
关平骑兵到达的第三天午后。
麋威正跟随潘濬熟习军务,城南忽然传来急切的鼓声。
两人立即放下手头事情,一同策马奔向城南。
登上城头望楼,关兴已经换上一身戎装。
身边还跟着南郡丞,江陵令,以及几位老面孔的州郡吏员。
除了太守麋芳依旧不露面,城中头面人物均已到场。
麋威跟众人稍稍见礼,注意力很快就被城外景象吸引。
此时江陵南郊的三座防御据点。
从最远的江津戍,到最近的马牧城。
全都燃起了最高级别的狼烟。
三道乌黑烟柱袅袅腾起,在南郊上空积聚成山岳之状。
仿佛下一秒就会砸下来,摧城毁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