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
这一日,太阳尚未西斜,马忠就不得不鸣金收兵。
竟比昨日还早。
守军士气自然更加高涨。
习宏甚至提议趁势下山反攻,斫营斩将。
不过被麋威给劝住了。
马忠虽然连败两阵。
但两次都退得果断。
说明其人尚未失去方寸,肯定还有应对的招数。
而果不其然。
第三日,敌人拿出了麋威熟悉的交通工具。
泥撬。
一群悍不畏死的敌兵推着泥撬,举着大盾为大军前驱。
其后有士兵拖着大木在地上滚扫,以此清除蒺藜。
大半日后,付出数十人伤亡,营地前方的杂物清理得七七八八。
而此时麋威已经没有更多蒺藜了。
随着营地前方被清空。
接下来只能正面迎击。
为此,麋威终于听了习宏一回,趁夜下山斫营。
最终成功烧毁了敌军的部分器械。
但,也仅此而已了。
因为马忠早有防备,并未能造成更大的混乱。
而到了第四日午后。
双方之间,再无阻碍。
就连地上积水也在四日晾晒之后,基本干透。
冬日豪雨,本就不常见。
天时地利到此为止。
马忠击鼓攻山,麋威举旗迎战。
双方在这片依然坑坑洼洼,但已经足够干爽的地面,进行了一场艰苦的攻防战。
这一日,麋威部终于出现了战斗减员。
若非前三日对马忠部造成大量伤亡,鼓舞了士气。
这一日只怕守不下来。
但无论如何。
坚守四日之后。
不管是谁都得承认。
麋威这一部人马,确实在潘璋背后成功立足。
除非潘璋继续分兵来攻山。
可他部兵马本就处于绝对劣势,还能分多少呢?
……
“不可分兵!”
潘璋拍案而起。
当场拒绝了孙桓又一次请战。
孙桓早有预料,又道:
“将军顾虑关平,我能理解。”
“既如此,不如换我来坐镇此地,你去困锁关平,如何?”
潘璋想都不想就拒绝:
“你我各据一地多时,部曲都已经熟悉各自当面的地形和敌情,岂能轻易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