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从足坛开始刷钱的 > 第33章 家庭琐事(日常过渡一下)(第2页)

第33章 家庭琐事(日常过渡一下)(第2页)

张晓燕又侧过头去仔细看了看,随后又点了点头:“嗯,刚才乍一看有点奇怪,不过儿子还是帅,头发长了有点像明星啊。”

“咱儿子不早就是明星了吗?你没看比赛啊,几万人给我儿子鼓掌。”李道明很是骄傲的说道。

张晓燕瞥了李道明一眼,然后对李煊说:“你老爹一直没去现场看比赛,说怕挤,怕堵车。你给的球票他都送人去了。”

李道明立刻反驳道:“确实堵车啊,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得到,比赛结束回到家都已经比赛结束快2个小时了。”

“哪有那么夸张”,李煊笑着说,“十堰又不是什么大城市,1个小时从球场走都走回家了吧。”

“散场人多啊,警察在那分流人群呢。十堰以前没搞过这些东西,都得适应的。等到什么时候这些流程搞顺了,我再去看。”李道明是说的头头是道的。

李煊还真不知道这些:“那你等到我们确定升超的那个主场再来吧。到时候估计球场会满,老妈你也要来啊!”

张晓燕立刻答应了:“升超是大事,你放心吧儿子,我和你老爹都去。”

李煊一坐下就和爸妈聊了半天,毕竟有小两个月没见了,聊这些琐事也挺开心的。

但是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外婆生日的事情。

明天是李煊的外婆过生日。

李煊的外婆和外公一共有4个子女,其中李煊的母亲张晓燕是老二,她上面是李煊的大姨,嫁到襄阳去了。

张晓燕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李煊的大舅和小舅。

三姐弟都在十堰工作生活了。

其实李煊的外公和外婆不是十堰本地人,俩都是东北人,三线建设期间,从东北来到的十堰支援二汽建设,然后就留下来了。

李煊的大姨为啥去襄阳呢?

也是因为当时十堰有的厂子转移到了襄阳,李煊的大姨跟着过去了襄阳,然后在襄阳结婚生子。

李煊的大姨是工人,不过在45岁的时候就办理了内退,天天闲的很,经常回十堰来。

李煊的母亲呢是一个会计,在某事业单位里工作。李煊的父亲是个公务员。

李煊的大舅在00年那会去了深圳,南下做生意,现在回十堰做汽车维修的生意。

李煊的小舅呢在事业单位上班。

总体来说,李煊的家庭在十堰绝对算得上小康之家了。

比不上那些有钱人,但是肯定活的很不错了。

“你外婆的生日,是你大舅张罗的,找了个酒店,搞了三个大包厢。”

听到母亲这样说,李煊一愣:“三个大包厢?有多少人啊?”

张晓燕说:“每个大包厢都能放两个大桌,而且还是能连在一起的。加一起能坐60号人。”

李煊奇怪道:“咱们家哪来60个人啊?”

“嗨,你大舅把你姨奶奶们和舅爷们都给请来了,你算算,那不可是有60多号人吗”

“那还真有。”李煊感叹道。

李煊的外婆家可是个大家庭。

李煊的外婆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李煊叫大姨奶奶。

下面是三姨奶奶、四姨奶奶、大舅爷、五姨奶奶和小舅爷。

李煊的外婆是七姐弟。

其中这七姐弟中,每一对又各自都有孩子,多的像李煊的外婆这样有四个孩子的,少的也有两个。

而孩子们也都生了孩子。

像是这个大家庭里,李煊的大姨奶奶的孩子生了孩子又生了孩子。

这都是第四代了。

总之是一个很大的家庭。

“你大舅喜欢排场嘛,请了这么多人,就是想搞个大的排场出来,我和你大姨都劝过他,他说他最近生意做的不错,才搞的。”

李煊已经能想象那个场面了。

李煊和大姨、大舅小舅是很亲的,除了逢年过节以外,前世的时候那是每个月都会见面的,关系自然是很好。

但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其他亲戚,李煊就不是很熟了。

因为亲戚实在太多,李煊小时候的记忆就是,过年的时候从大年初一一直要走亲戚走到大年初七。

真的很累。

大人也累。

所以后来这些亲戚们也都商量好了,以后每年就不用这么每家都走亲戚了。

又累的还麻烦。

从这样约定开始,那亲戚的关系自然也就淡了一些,也就是平时关系好的几家还在走。

说真的,李煊都记不清自己那些亲戚的名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