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两唐书,其实就是唐朝的正史。
康熙也爱看唐史,尤其喜欢看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的本纪。但他不是崇拜,也不是想学习太宗的优良品德。
他不想模仿,他想超越!
古往今来,统治中原的异族都有个毛病:嘴上说着天命在我,但还是会因为自己不是汉人而心虚。
就好像是一个屌丝娶了女神,天天都会担心会失去对方,于是就变得疑心病加神经质了。
这种事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打不过就加入,直接认汉人为祖宗,告诉大家:我其实早就是汉人了。
还有一种就是康熙这样,总是较劲,要在功业上超过汉人的皇帝来证明自己更有资格坐这个位置。
康熙选的高峰就是李世民。
所以听到弘皙说喜欢看唐书,康熙的兴趣也来了:“衡臣,你说弘皙以前都不怎么爱看书,现在开始看唐书,是什么意思呢?”
张廷玉哪儿敢随便说?
弘皙看史书肯定不是单纯解闷,更何况在咸安宫那个到处都是康熙耳目的环境下,一言一行都会被康熙知道。
根据刚刚弘皙奏对时的表现,他也知道自己的话会被康熙知道,所以说喜欢看唐书,八成也是跟康熙说的。
弘皙是东宫嫡子,他爹是废太子。稍微联想一下,那很容易想到大唐的太子。
唐朝、太子、夺嫡……
这就绕不开李世民了,提到李世民就绕不开玄武门……
不能再往下想了,再想就出事了。
张廷玉答道:“这个微臣不敢妄言。”
康熙坚持:“你一定要说!”
张廷玉只好说道:“汉唐之盛,虽不及皇上您治下那么海晏河清,却也称得上是天下太平。”
“大阿哥恐怕是想学魏征、房玄龄那样,做一个治世能臣,上能报国恩,下能谋己身。”
康熙又笑了:“你这看得还是浅了!弘皙当着那么多侍卫说这话,也是说给朕听的。”
“他这恐怕是想告诉朕,眼下的皇子相争,几乎能赶得上唐朝时的宗室相残!”
张廷玉一惊,更不敢说话了,身子骨绷得紧紧的。
唐朝许多皇帝确实有个不光彩的爱好:杀宗室。每个新皇帝登基,就要有一批皇亲国戚要遭殃,皇子间的争权夺利更是到了不忍细看的程度。
如今九子夺嫡,皇子间互相结党,表面上和和气气,但暗地里是波涛汹涌。
康熙活着的时候,什么都好说,要是哪天康熙撒手走了,会出什么事就难以想象了。
张廷玉说道:“皇上英明,大阿哥能有这心思也是难得。”
康熙又说道:“不过他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
“朕一直都跟李世民比,李世民废了自己的太子,朕也废了自己的太子。”
“可胤礽做的事可没李承乾那么过分,弘皙恐怕是在为他阿玛叫屈呢。”
张廷玉更不敢说话了,只能沉默。
康熙语气冰冷起来:“弘皙真是这个心思,那也把朕想得太简单了!”
“立胤礽为储君后,朕花了多少心思去培养?若胤礽有李承乾一半能耐,朕会废他吗?”
张廷玉这才开口:“皇上考虑的是,皇上心中装着大清九州万方,寻常人哪儿能猜到皇上所想,大阿哥还年轻,难免浅薄了点。”
康熙说道:“衡臣,朕再问你一个事,务必真心回答朕!”
张廷玉立刻拍打马蹄袖,下跪答道:“臣,知无不言!”
康熙的目光变得有了几分杀气:“如果漕运案最后没什么结果,或是办砸了……朕要是把弘皙送到宗人府永远圈禁,你说后世史书会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