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迷失在康熙末年小楼明月小说 > 第51章 狱中问策(第2页)

第51章 狱中问策(第2页)

汪灏和方苞一时愕然,抬起头齐刷刷看向弘皙,眼神中竟然有几分迷茫。

弘皙此刻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来。

原来刚刚康熙说的那两本书,就是自己前几天献上的《元明得失录》与《逻辑学入门》,而且汪灏还看得很上头。

弘皙感觉自己被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来炫耀,康熙等于是跟汪灏和方苞说:你们以为只有你们汉人能写出好东西吗?我满人一样有好文采的!

方苞说道:“臣也拜读了这两部大作,早就听说理贝勒才能出众,果然是名不虚传,罪臣佩服!”

汪灏对着弘皙叩首道:“江山代有才人出,今日得见文章正主,汪某死而无憾了!”

弘皙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外在是满人,但实际上跟你们一样啊。

康熙向弘皙问道:“弘皙,方苞你肯定听说过,这个汪灏你不知道吧?”

弘皙点头:“孙儿不知,请汗玛法赐教。”

康熙双手揉了揉膝盖:“他也是因为戴名世逆案被抓的。”

“他可英雄了呢。在被审时,说方苞未参与作序,更不知书中悖逆,想用自己的命,换方苞一条命。”

“哦,他入狱后还写了首诗,叫‘一生心血付劫灰,唯有明月识旧臣’。呵!他是心中还是有明无清!”

弘皙没说话,但心想这也是个有骨气的文人啊,虽然没有顾炎武那么刚,但也不算辱没师门。

方苞听到这里不禁动容,再次下跪:“罪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汪灏他同样不知详情,求万岁网开一面!”

康熙好像没听到这句话,问道:“李光地死前跟朕求情,说你们两个一定不能死。汪灏,你知道为何朕赦免了方苞,却没有放了你吗?”

汪灏答道:“因为臣罪不容诛。”

康熙大声道:“错,因为你迂腐!愚忠!朕实在不明白,都这么多年了,天下承平已久,你们为何还是不能认同我大清才是天命所归?”

“当年三藩叛乱,十一省烽火狼烟,朕也没有敢停了科举,不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读书人安心?”

“黄宗羲、顾炎武指着朕和先皇的鼻子骂,朕也没有去动他们一根手指头,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你们还是不知足,到底是有何居心?”

“非要天下再次动乱,生灵涂炭一番你们才安心吗?”

弘皙在一旁听着,心里已经开始翻白眼了。

啊对对对,你尊重读书人,那些文字狱不是你干的?鞑清搞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是“仁义”的表现?明明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鞑清江山,还能说成是天下为公,康师傅你是真能说,也真能往脸上贴金。

什么生灵涂炭,难道鞑清没有涂炭生灵?还是说百姓在你康熙治下各个都能吃饱饭了?还兴科举,你鞑清都把愚民当国策了!

现在康熙放了方苞,却还关着汪灏,这对生死之交为了保住彼此性命,肯定也不会硬怼康熙,可见康熙也是外硬内软,不敢真的和他们辩。

没成想康熙说道:“汪灏,你不用装聋作哑,朕已经下了明旨赦免方苞,断不会反悔,你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就是了。”

方苞不安地看了一眼汪灏。

汪灏说道:“罪臣有一句肺腑之言,望陛下谏纳!”

“如陛下所言,天下虽已承平多年,但百姓依然饱受兼并之苦,百姓虽有君而无父,虽有官而如盗,亿兆子民生计困苦。”

“欲举治天下之大法,必先有以倡天下之人心!罪臣以为,唯有改制方能国泰民安,天下大同!”

听到改制二字,弘皙又悄悄看向康熙,好奇他的反应。

康熙面无表情:“改制?那你说说,改制最重要的是什么?”

汪灏:“罪臣刚刚说了,当以天下人为重,以万民生计为重,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如是也。”

康熙明显不喜欢这个回答,又看向方苞:“你说。”

方苞答道:“罪臣以为,义理为体,法度为用,文以载道。革除吏治弊政,人人有其田,安民意,正人心方为上策。”

康熙又看向弘皙:“弘皙,你也说说,这改制中最重要的一节是什么?”

弘皙一时默然,面对这个突然的问题,他不是没有答案,反而答案太多不知道说哪个好。

他也有预感:自己这个回答不单单关系到康熙对自己的看法,也有可能关系方苞和汪灏二人的生死,而且方苞和汪灏二人若有来日,能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全看接下来的这个回答。

康熙等人也在等他开口。

康熙目光严肃,心想:弘皙啊,你能不能压得住他们两个呢?

弘皙深吸一口气:“孙儿以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