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九重紫是什么花百度百科 > 九重紫 第93节(第1页)

九重紫 第93节(第1页)

“你说什么?”邬太太震惊地道,“这不可能!那窦昭都已经和别人家订亲了,何家怎么还会娶她?难道没有了窦昭,何家就娶不着媳妇了?”心里却酸甜苦辣,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何家门

前夫

窦昭听到何家委托了蔡弼帮着窦家去济宁侯府拿回她定亲的信物时,非常的惊讶。

按理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何家就算是不愿意放手也应该保持沉默才是,为什么会冒着名誉受损的危险帮窦家出面呢?他们是看中了自己还是看中了窦世枢?或者,何文道和窦世枢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急需这桩婚事做掩护?毕竟在上一世,窦世枢就是得到了何文道的支持才进的内阁。

她大胆地假设:“会不会是何煜和他的大哥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陈曲水眼神一凝,肃然道:“您别说,要是真的如此,那这件事就解释得通了。”

何文道知道自己死后何煜不可能得到家族的鼎力支持,正好他又看中了窦昭,何文道索性把这个最宠爱的幼子托付给窦世枢,然后力挺窦世枢入阁,而对于何文道来说,不过是在阁老之争中提早表明了态度,虽有风险,但却不足以动摇根本,又解决了几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可谓是一举数得。

他担心道:“只怕这件事会有麻烦。”

“哪件事能没有麻烦?”窦昭乐观地笑道,神色轻松,“我们朝着这个方向把何家的事打听清楚了再说。再就是魏家那边,也要派个人盯着。蔡弼这个人……”她很想说“我是知道的”,但考虑到她现在的身份,她语气顿了顿,这才道,“我好像听说他的口才非常了得,就怕何、窦两家宁愿补偿魏家也要拿回信物,魏家的大姑奶奶比较势利,我们要防着她一手才是。”

陈曲水没有疑心。

窦昭xiong有沟壑,事关她自己的终身大事,她想办法打听到魏家的情况这很正常。

“我这就去安排。”陈曲水做事雷厉风行,让窦昭非常地欣赏。

她喊住了陈曲水,道:“纪家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窦昭没有把纪咏那句“看在我们是亲戚的份上,这次我就帮帮你”的话告诉陈曲水,她下意识地认为这句话太荒唐,就是自己说出来陈曲水恐怕也不会相信,或者只是把它当成热血少年的一时冲动。

陈曲水道:“暂时还没有什么消息。”心里却琢磨着自己要不要亲自去趟京都。

何家的事要不是四小姐及时看出了点端倪,只怕他们到现在还摸不着边,更不要说有所发展了。

每当这个时候,陈曲水就深深地感觉到没有人手的痛苦。

他正要和窦昭商量,素心表情有些怪异地走了进来:“四小姐,有两位公子自称有事路过真定县,特来拜会七老爷。其中一位公子自称姓魏,是济宁侯府的世子爷,另一位自称姓汪,是廷安侯府的四爷……”

魏廷瑜和汪清海!

窦昭睁大了眼睛。

陈曲水也被吓了一大跳,看了一眼有些发呆的窦昭,急急地道:“人在哪里?他不知道七老爷在京都吗?”

“我们说了,”素心的表情越发的怪异了,“可魏公子说,若是七老爷不在家,拜见家中哪位长辈都可以。他只是过来问个安而已……”素心也猜到了魏公子的身份,她踌躇道,“您看,要不要请崔姨奶奶出面帮着招待招待?”

怎么把他给招过来了?

她就知道,如果他们之间的婚事若是风平浪静则罢,若是闹出点什么热闹来,

魏家

景国公张佩的夫人袁氏生长子张原明的时候差点难产而死,张原明生性木讷,长大以后又痴又肥,袁夫人看着就觉得心烦,更喜欢次子张继明和幼子张续明,因而张原明已经二十有六,景国公府还没有立世子,这不仅让魏廷珍很不安,而且让张继明和张续明也很不安。景国公府看着花团锦簇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流涌动。

汪清海是廷安侯府的四公子,又和魏廷瑜交好,自然知道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他闻言沉默下来,轻声问魏廷瑜:“那你准备怎么办?”

魏廷瑜道:“所以我要快点回去找我爹啊!”

汪清海精神一振,道:“你是说……”

魏廷瑜的面孔霎时涨得通红:“总不能让,让窦小姐被退婚吧?到时候她可怎么活啊?”他磕磕巴巴地道,神色有些扭捏。

汪清海哈哈大笑,使劲地拍了拍魏廷瑜的肩膀,把魏廷瑜拍得一个趔趄,差点跌倒:“我就知道,魏兄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不会就这样畏畏缩缩地跑回去的。走,我陪你去跟老侯爷说。”

魏廷瑜点头,揽了揽汪清海的肩膀,两人上了马,扬鞭而去。

花厅里,窦昭还在和陈曲水说话:“……您可曾仔细想过,窦家和魏家退亲,为何自己不出面,却让何家出面?”

陈曲水也想过这个问题,他慎重地道:“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六老爷和七老爷都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五老爷不想为此破坏了兄弟间的情份,只好把这件事丢给何家,对六老爷和七老爷可以说是为了让何家知难而退;对何家又可以有个交待,两边都不得罪。而最大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五老爷此时正是角逐阁老的关键时刻,容不得有半点闪失,特别是在德行上不能有任何的污点被对手抓住——五老爷之所以能和王行宜争,就是因为五老爷这些年来行事端方,急公好义,倍受同僚称赞……”

窦昭不住地点头,笑道:“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才是!”

“机会?”陈曲水不解道:“什么机会?事情已经闹开了,魏家总不至于把信物还给何家吧?那他们成什么了?卖妻求荣,魏家以后还如何在勋贵圈子里立足啊!”

“什么事都不要说得这么绝对。”窦昭道,“别的事我可能不知道,魏家的事我却一清二楚。这个时候的济宁侯府,早已远离庙堂和皇家良久,落魄成了二、三流的勋贵之家,不仅需要权臣支持其得到优渥的差事来支应门庭,而且还需要大量银钱来支撑日渐窘迫的用度。”说着,她语气顿了顿,提起了张原明:“……他既是嫡,又是长,而且早到了请封世子的年纪,这件事对何家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有了魏廷珍帮着说项,以魏老侯爷和夫人对她的疼爱,十之八、九会魏家会同意魏廷瑜拿了张原明请封世子的事和何家讲条件的。”

陈曲水不禁扬眉,心中更是瞧不起魏家。道:“四小姐的意思是?”

“我想请先生您亲自去趟京都,找魏老侯爷好好地说道说道。”窦昭笑道,“不管是为了颜面还是利益,把信物留在魏家都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我五伯父也有可能成为阁老,我又有大笔丰厚的陪嫁。”说完,她又调侃地道,“还可以趁机帮我五伯父正正名——不是我们窦家要退这门亲事,而完全是因为这么多年以来魏家对这门亲事不理不睬的。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女儿。窦家总不能自己找上门去吧?”

陈曲水却有些犹豫,道:“要把你名下有多少产业告诉魏家吗?”

“那倒不用。”窦昭笑道,“我怕到时候脱了不身。我毕竟是窦家的女儿,陪嫁比一般人家丰厚些也是正常的。”

她想到前世自己嫁入魏家时魏廷珍看到她嫁妆时满意的表情。

陈曲水会意,笑道:“我一定把这过错扣到魏家的头上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