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国躲在空间里走了有两公里,才找的一个没人的路口,将大红旗放了出来。
一小时后,拖着有点疲累的身体,将大红旗停在了南锣鼓巷的路口。
然后给萧晨南打了个电话,告诉对方东西都已经放过去了。
告诉他,等仓库清完了,知会他一声。
空间里还有五分之四的物资没有转移出来。
萧晨南自然是满口答应。
叮嘱陈卫国好好休息,然后就去安排人转移仓库的物资了。
就在这几天,萧晨南已经向大长老申请,
希望让更多的高校和有实力的民间科研机构参与进来。
就凭从军校里面的那一千多人,想要短时间内解析,分类完全部的电脑设备,难度太大。
萧晨南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进来,
就能够发挥大夏国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
军校这边也能够集中精力攻克一些尖端的军方急需的科研难题。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长老的首肯。
不过他强调一点,一定要注意保密,和监管。
外面的私企更容易被外国敌对势力操控,收买。
记下了指示,萧晨南转头就出去安排了。
在这之前个,他就自己以私人的身份,同一些高校的领导联系过。
这些高校的领导,全都欣然同意。
当然这些参加了成果解析的人员,全都需要签一份非常严格的保密协议。
一个星期后,设备中的技术解析工作,突然加快了数倍。
那些仓库里面整理完了的设备,除了自留一部分自用。
其他都通过特殊渠道,送去了全国各地。
那些存放在仓库里面的设备,正在快速的清空着。
又过了半个月左右,萧晨南告诉陈卫国仓库里面的东西都清空了,
他可以继续往里面放东西了。
就这样,花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陈卫国分五次将空间里面的设备全部清空完毕。
仓库里面的设备也分批次送往了全国各地。
仓库里面的东西是转运完了,可是这些设备的解析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了。
人数增加了,这效率自然就增加了!
正因为参与的人数增加了,萧晨南还特意组织人手,对那些分析检查过的设备进行复检。
这波复检,还真让他们从中翻检出了不少好东西。
几乎每天都有几十上百项技术被发掘出来。
这些里面夏国完全是空白的。
或者就算有了,仍旧比较落后的技术,在这里面找到了更加先进的版本。
萧晨南已经听得麻木了!
要是哪天听到汇报,说发掘的技术只有十几项,
那他反而会觉得不正常了。
都要怀疑解析工作是不是已经完成了!
四个月后,陈卫国告别亲人,再次踏上了前往鹰酱的征程。
这次陈卫国踏足的仍旧是扭腰市。
作为国际大都市,陈卫国对扭腰市的成规模的公司是有个估计的。
起码是十万家起步。
上次他在扭腰市的搜刮,祸祸的公司数量,
连一千家都没有,可谓是不足九牛一毛。
可这次陈卫国到扭腰市观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