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阎解放,还因为得罪了当地的一个村民,差点被人家打死。
后来村长看他们可怜,才出手救了他。
后来也算几人命不该绝,一次上山打猎的时候,救了一个内地的逃犯。
在当时,因为网络信息不发达,监控也不完善,很多在内地犯事的逃犯,喜欢往边疆这些深山老林里跑。
改头换面,换了一个名字,继续以守法公民的身份,在当地生活。
当然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救的这个人是个内地的通缉犯。
几人相处了一年之后,这个逃犯才说出了实情。
这个时候,他们五人已经跟这个逃犯学得了一手好的狩猎本事。
还有一手防身的拳脚功夫。
同时,这个逃犯,还教几人经商。
当然这个经商,可不是什么正经的经商。
在当时个人买卖商品是违法的,在当时是有一个罪名,叫投机倒把。
严重的可是会吃花生米的。
不过在这些边境地区,人们的生活本就艰辛。
对于一些小的交易,买卖,并不会追究的那么严格。
黑省的远扶市紧挨着毛熊国,一些胆子大的人,经常在两国之间倒腾些物资。
刚来的两年,可把阎解成这五人给穷怕了。
跟这个救回来的便宜师傅,打猎,学防身的本事,
日子才渐渐的好过起来。
后来,这个师父又给他们介绍了一个发财的门路。
——就是在边境倒卖物资。
最开始就是从倒卖日常用的生活物资,像洗衣粉,牙膏牙刷,衣服鞋帽这些,还有能够搞到的收音机,自行车,这些轻工电子产品。
到七几年的时候,边疆这边的生活物资,已经开始丰富起来。
虽然比不得后世那样,商品琳琅满目。
可比起隔壁的毛熊国,可是好得太多了。
这边常见的衣服鞋帽,牙膏牙刷,到了那边可是畅销的宝贝,价格还高。
通常倒卖过去,能够获得五到十倍的利润。
当然,这个时候的商品量都很少,属于小打小闹的。
当时管的严,他们也不敢搞大的。弄点生活费也就这样了。
搞大的,要被查到了,可真会吃花生米的。
阎解成五人最开始就是靠倒卖这些生活物资,慢慢起家。
等到改开的政策落实到边疆地区之后,
这几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在国内组织大宗的轻工日用品,倒卖到毛熊国。
换回大量的皮毛,矿产,黄金,或者卢比。
一两年的时间,就让这五人,聚集了大量的财富。
可日子眼见的好起来了,他们的便宜师傅,一场大病,没救过来,没了。
这让他们更加想念远在京城的父母。
小时候的鞭打、苛责现在想来,也透着一股温馨。
人就是这样,远香近臭。
几人一合计,将这边的生意安排了一下,就乘火车往京城赶。
几人在几年前,也结婚生子了,每个人,都有了两三个孩子。
妻子娶的当地的,户口也落在了当地。
这次三人都没有带妻儿过来,原本也是打算着,将二老接到黑省去。
想着老老小小的不,这么远的距离,不方便照顾。
加之,远扶市的家还得有人守着,所以三人都没有带妻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