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 第27章 选本经(第1页)

第27章 选本经(第1页)

腊月里的寒风卷着枯叶拍打在窗棂上,柳敬之的书房里却暖意融融。

炭盆里的炭火烧得正旺,书案上摆放着着五部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李钰和林澈并肩站在书案前,两个小脑袋几乎要碰到一起。

“夫子,我们该怎么选择?”

林澈开口。

柳夫子道:“五经各有特点,选经如择路,要看你的性子。”

“《诗经》温柔敦厚,《尚书》古朴厚重,《礼记》繁琐却实用,《周易》玄妙难测,《春秋》微言大义,你性子跳脱,不妨从《诗经》入手。”

林澈眼睛一亮,他也确实喜欢作诗,这也是他唯一能在学问上压李钰一头的地方。

当然他不知道李钰是让着他的,这个世界没有唐诗宋词,李钰随便抄一首都是千古绝唱。

只是李钰不想太过打击林澈,害怕将林澈打击得自闭,因此一直没有抄诗,他也自己做过几首,确实不能和林澈相比。

柳夫子建议林澈选《诗经》作为本经,确实合适。

“夫子,那我呢?”

林澈问道。

柳夫子沉吟了一下,他的本经是《周易》如果让李钰选择《周易》的话,他的教导就要容易许多。

但作为一个好的夫子,就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特点,不能因为自己容易教学,就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本经作为本经。

李钰的特点是什么?

理解力超强!记忆力超强!

因此柳夫子不打算让他选《周易》,他对李钰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想要李钰代替他去完成他没有走完的科举路。

而五经中《诗经》、《周易》、《尚书》都是比较多学子选择的,要想在如此多的学子中,写出好的文章,无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想要杀出重围颇为不易。

《春秋》和《礼记》就没有那么多学子选择,主要是《春秋》文字简略,义理深奥,不易理解。

《礼记》只是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

一番考虑后,柳夫子将《春秋》和《礼记》的优缺点说了,然后交给李钰,让他自己决定。

李钰道:“那就选《春秋》吧。”

柳夫子脸上露出笑容,他其实也想让李钰选《春秋》,没有想到对方真的选了《春秋》。

不过他还是道:“你可想好了,《春秋》最难读,三传各有千秋,要下的功夫比其他经多得多。”

李钰点点头,眼神坚定:“夫子说过,读书如磨刀,不磨不锋利,学生愿意下这个功夫。”

柳夫子露出欣慰笑容“你能这样想最好,不过治《春秋》的夫子极少,我还得帮你重新物色夫子。”

李钰道:“何须如此麻烦,夫子教我就行。”

柳夫子一愣,手指着自己鼻子,有些懵逼。

“我……我吗?”

李钰点头,目光灼灼的看着柳夫子,那意思是不是你还能是谁。

“可为师的本经是《周易》,对《春秋》并未涉猎太多。”

李钰拱手一拜,“夫子可重新研读《春秋》再教导学生。”

柳夫子感觉脑壳有些痛,老夫都快奔四的人,你居然让我重新研读《春秋》,你这是卷了林澈不够,还要来卷为师啊。

他当初没有选《春秋》就是因为《春秋》太难,要想理解透彻,需要花大量功夫。

《诗经》还好,柳夫子胸中有才气,对于他来说难度不大,但《春秋》他实在没有把握能教好李钰。

“咳,为师这把年纪了,再来读《春秋》……”

柳夫子脸上有为难之色,只是话还没说完,就被李钰打断“学生听闻,前朝大儒郑鸿五十始学《春秋》,犹成一代宗师。”

“夫子不过三十有四,还是小三元得主,学生认为郑大儒行,夫子也一定行。”

柳夫子听李钰将他和郑鸿做对比,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他虽然自诩才学过人,但也不敢去和郑鸿相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