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没有客气,将五两银子收下。
西游记这种经典绝对是会爆火的,他一路走过来,也看到了其他书坊在宣传即将上市的新书。
他随意瞅了眼画报上的简介,便知道这书大概写的什么内容。
肯定无法和西游记相比,别说西游记了,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也能吊打陈子俊的新书,李钰也有些期待松林斋的出书。
闲聊了一会,李钰道:“方大哥,你可知县城哪里有比较好的夫子。”
“你想科举?”
李钰点头。
方清笑道:“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他起身给李钰倒了杯水,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城西靠近城墙根有个不起眼的胡同,胡同最里面,住着一位柳夫子,柳敬之先生。”
方清的声音带着一丝敬意。
“这位柳夫子,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当年名动府城的‘小三元’得主。”
李钰倒吸一口凉气,小三元得主,那就是县试第一、府试第一、院试第一、没有想到县城内还有这样厉害的人物。
却听方清继续道:“柳夫子才学惊人,二十岁便考中举人。”
说到这里,方清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唏嘘。
“只是他中举后,不知何故得罪了大人物,被打断了一条腿,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骨头却没接好,留下了跛脚的病根。”
方清端起茶水抿了一口“科举场上最讲究仪表,他这腿脚不便,连考场都进不去了,柳夫子的科举路也就断了。”
李钰闻言顿觉可惜,这样一个有学问的人,却因为身体有残疾不能科举,确实让人扼腕叹息。
他突然想起一事,“我上次在你这里拿回去的四书注本,其中一本叫三元残解,莫非就是柳夫子所著?”
方清笑了起来“不错,旁人都以为他会避讳当年小三元的名头,但他偏不,还以此命名。”
“可惜其他书坊都不收他写的注本,只有我这里收,只是我也没能帮到柳夫子多少,书斋生意差,没有什么人买。”
李钰也算明白方清为啥认识柳夫子了。
那本三元残解,是他拿回去的所有注本中他最喜欢的,不仅详细,而且见解独到,颇有程朱学理的意味。
如果能让柳夫子教导自己,李钰有信心后年的县试,他能中。
“方大哥,柳夫子收学生吗?”
方清点头“收是收,不过柳夫子性格有些孤高清冷,还有些执拗,他不收那些只知死记硬背的学生,也不收仗着家里有几个钱就鼻孔朝天的纨绔。”
“他收学生,讲究一个‘缘’字,更要看学生的‘心性’和‘灵气’。”
说完,方清又笑道:“你小小年纪能写出这么精彩的话本,也能称之为神童,说不定能让柳夫子看上眼,不过他虽然不缺钱,但束脩却不低。”
“具体收多少,我不太清楚,要去问了才知道。”
李钰听得心潮起伏,柳夫子孤高、执拗、有真才实学、看重心性灵气,这正是他想要的老师。
至于束脩贵,李钰没有在意,他写西游记就是为了挣钱交束脩的。
他直接起身,“方大哥,还请你带我去找柳夫子。”
“行。”
方清点头,随后让伙计看着书斋,他领着李钰去城西胡同。
……
槐荫巷。
这里的房屋比其他地方要老旧,低矮不少,两人来到巷子尽头处,便见一棵歪脖子老柳树垂下万千丝绦,几乎遮住了半边门扉。
院墙斑驳,木门紧闭,透着一股清冷孤寂。
方清上前叩门。
过了好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一个穿着青布长衫、身形清瘦、面容严肃、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人探出身来,正是柳敬之,柳夫子!
他眼神扫过方清,又落在方清身后矮小的李钰身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方掌柜?何事?”
方清连忙拱手,脸上堆起恭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