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此时正忙活着帮战士们换装。
一排长高大山和高远也算是见过几次面的熟人了,他此次被安排到了突击队。
高远帮他戴上56式冲锋枪配送的斜挎式弹匣袋,这款弹匣袋可以装整整五个弹匣,再加上56式冲锋枪安装的一支弹匣。
“这就有整整六个弹匣,180发子弹!怎么着一场战斗也够用了!”
从来没有配发过如此多子弹的高大山,眼睛都笑没了。
高远帮着高大山紧了紧弹匣带,感受着其中十足的分量,道:“一个弹匣加上30发子弹,已经将近两斤重了,仅仅这五个弹匣就有10斤左右。
再加上你手上拿的半自动步枪,也有10斤左右。
这就有将近20斤的重量了。
还得长途跋涉,这不得把人累坏了?”
高大山却摇了摇头,一脸兴奋道:“这么好的武器,这么多弹药,怎么着都不嫌累。
高老板,你再帮我塞几颗手榴弹!”
高远拗不过,只能照做。
看着身上堆的琳琅满目的高大山,这位老兵此时此刻,脸上有的只是发了新武器和充沛弹药的喜悦,还有即将杀敌的兴奋。
唯独看不见半分的疲惫和退缩。
高远再看向其他战士,也都是如此模样,恨不得将所有的武器、弹药都背在身上,也不怕把自己压垮了。
据李团长说,从张家庄要到独立团所在驻地王家村,少说也有十几公里路呢!
这么长的距离,还要在三个小时之内赶到。
即便是空着手赶路估计也会累够呛,更别说是像新一团的战士们这样,背负着大包小包的装备和弹药,人均负重甚至能超过20公斤。
——因为除了新一团战士们本身战斗所需的装备弹药之外,李云龙还特别下令,给孔捷的独立团也带一些枪支弹药过去。
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还不够新一团装备的。
所以带给独立团的,主要也就是53式的步骑枪和轻机枪系列了。
如此一来,战士们的负担就更重了。
看八路军战士们普遍瘦弱的个头,高远是真担心这样的负重再把大家累垮了。
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令高远动容,更多的却是心疼和心酸。
念及于此,高远迅速沟通系统,询问系统是否可以让系统运输人员,帮着把这些装备弹药运输到独立团去。
理由是:“独立团的孔团长也是可对接客户之一,这些装备是要给他拉过去的!”
最终,系统竟真的同意了!
于是高远毫不犹豫的向李云龙说道:“老李,咱们战士赶过去之后,还得留有体能战斗,不能在路上就给累垮了。
我身后的这些运输人员也是能帮忙的!”
平心而论,只有这两个营的队伍,要赶赴十几公里增援独立团,还得带上高远送来的这大批的军火,的确很艰难。
李云龙顿时大喜道:“真要是这样的话,老高,你可帮了我们大忙了!”
两支队伍迅速协作起来。
因为这次的增援要避开日军的封锁,主要是走山路,这些骡马车什么的根本派不上用场。
所以战士们迅速用竹竿和布条,藤蔓之类的,做了一些简易的抬架,方便又实用。
各类轻武器好说,人均背上些就能带走。
至于重机枪还有迫击炮,则可以拆卸成便于运输的几个部件,每个均下来也就三四十斤,战士们轮流背负,或者用抬架抬上,同样可以在山路上运输。
高远一点也不客气,眼见战士们傻傻的只管把装备弹药往身上扛。
连忙把他们的装备、枪支什么的往下拽,转递给系统运输人员。
反正这些家伙大概率也累不坏——多是壮实的农民打扮,低着个头,寡言少语的,根本不和新一团的战士们交流。
“你们就别扛这么多了,一会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赶了,尽量把东西给我的员工们,让他们背,反正他们有的是把子力气,就干这行的!”
于是,在李云龙,张大彪,高大山等干部们目瞪口呆下。
高远这个黑了心的军火老板,愣是让他麾下这些送军火过来的运输人员们,每人扛上三四十公斤,甚至将近五十公斤的装备和弹药,随即在他的骂骂咧咧的催促中上路。
李云龙忍不住问了句:“老高啊,这,能行吗?”
高远道:“累死了算我的!”
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