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高远可没有忘记帮助先辈们解决战场通讯艰难的问题。
他又从王老板手上要了一些通讯设备,比如702步话机,还有81型短波电台。
这些比较适合抗战时期的环境,尽管在王老板看来,这些都是老掉牙的产品了。
最终,王老板大手一挥,表示这些玩意儿都是压箱货,市场上基本上都是收藏用的,能不能找出来都够呛。
看能找出来多少,就权当是赠送品了。
临了。
王老板提醒高远:“你小子这动静越来越大了,可得悠着点,真要是出了问题,你可别怪我不讲交情。
这电话一拉黑,你可真就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了。”
高远倒是一点也不担心出什么问题,毕竟是另一个时空的生意,能出什么问题?
“懂懂懂!黑手套嘛,我高远要做的事情,和你王老板有什么关系?”
“你这张嘴呀……”
有这么个大佬在面前,不用白不用,高远继续说道:“对了,老板,除了军火之外,还能找你买点其他的货物吗?”
王老板:“你要什么?”
高远:“比如咱们仓库储备的青霉素,磺胺之类的药品。”
他补充道:“咱们仓库肯定是有大量储备的,而且肯定有需要处理的临期品,比如那种有效期只剩下一年左右的就行。”
王老板:“你要这么说,倒真没问题,反倒是帮了忙,说吧,你要多少?”
高远:“两——吨?”
尽管量大,但是那炮火纷飞的抗战岁月,每天都有大量伤亡,战士们总归用得上。
王老板:“……”
最终,高远还是成功的从王老板这里拿下了两吨青霉素钠,成交价格是40万龙币。
如果再换算一下。
两吨青霉素钠,即便是制成160万单位的青霉素钠粉针剂,至少也能生产200万支左右。
如果是高远之前购买的40万单位的,产量甚至高达800万支!
而高远当时为了紧急救治重伤员,从当地的医院经销商手中拿下5000支青霉素钠粉针剂,就花了整整10万龙币。
如此一对比,实在是亏到姥姥家了!
当然了,这里边还得考虑到从青霉素钠制成青霉素钠粉针剂的费用,但也不至于悬殊这么大。
而除此之外,高远还另外从王老板的手中买了些东西。
包括食用级粗盐,保质期长,耐储存。
很便宜,才400块钱一吨,因为量的限制,高远最终买了10吨,算下来,按照一个人一天最少食用五克来计算,够万把人吃个半年了。
原因很简单。
高远做过功课,知道抗战时期的那些革命先辈们在日军的层层军事封锁下,物资的匮乏。
狡猾的日军明白盐对人体的重要性,特意控制了各地的盐场,切断了运盐通道。
导致八路军根据地的食盐资源的异常匮乏。
这也是导致八路军战士们整体身体机能较差,营养跟不上,训练也显得异常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前在新一团住的那两日,高远便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战士们本就少的可怜的饭菜,基本上尝不到什么盐味。
包括他送去的那8000斤鸡肉,炊事班炖出来的肉汤几乎都是甜的。
就连李云龙请高远在团部吃饭,炒的那几盘菜,习惯了重口味的高远基本上尝不出任何味道来。
李云龙倒是大快朵颐,直呼炊事班那边额外交代多放了点盐,今天的菜真他娘有味道,好吃!
高远能明白饭菜里长期缺盐,对于人体而言是怎样的一种折磨,甚至就连最起码的身体机能都无法保持。
所以他这次无论如何也得给战士们带点食盐回去。
最后就是同样耐储存,又实用,还相对便宜的玉米面,按照仓库临期处理价格——实际上还有大半年的保质期——1000块钱一吨。
高远一口气买了200吨,才花了20万龙币。
这能解决一部分八路军战士们基本的粮食需求问题,听着似乎很多,但实际上也就够新一团,加上独立团的2000人左右队伍吃个大概半年的。
至此,这一轮采购才算是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