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独有偶。
就在李云龙打发了各营各连,去四处搞副业之际。
八路军386旅独立团。
团部。
团长孔捷这几日是没事了便和政委李文英念叨。
“25块大洋一支枪,50发子弹!”
“200块大洋就有机枪拿!”
“钱呀,咱太需要钱了!咱们独立团要是能有个几万块大洋,那该有多好!”
政委李文英笑道:“老孔,你就是整日里念叨,也不可能把钱给念叨出来,要搞钱,咱们怕是得想点办法了!”
孔捷倒是已经想好了主意,嘴里嘬着烟袋锅,一口接着一口的浓烟冒出来:“老李那儿拿军火实在是便宜,咱总不能因为没有钱被活活憋死。
我看这事也不难办。
不就是钱吗?咱们没有,小鬼子和伪军有啊!打鬼子伪军的据点,抢他们的运输队。
搞了战利品,里面总会有些大洋啥的,一部分登记入账,上交旅部,另外一部分咱们就能自个儿留着买枪用了。
另外咱们还可以发动根据地的乡亲们,包括咱们战士们,编些竹筐,手工啥的,通过地下渠道之类的估计也能卖点钱。”
孔团长说着,绞尽脑汁地想,很快又提出办法:
“咱们之前打鬼子的运输队,不是还缴获了些粮食,药品,布料啥的,可以拿到友邻部队,去跟他们换点银元。”
孔捷说着,把烟袋锅的头部朝下,在顶着破洞的布鞋上磕了磕,顶部燃烧的烟丝掉出来,烟锅里剩余的烟丝便只剩下些零星的火点。
粗糙厚实的手指按进去,捻一下。
那零星的火点便熄灭了。
他咬了咬牙,勒了内裤腰带:“从今天起,我这烟也不抽了,每月的津贴全部拿出来。
我还就不信了,这么便宜的军火,咱还凑不出钱了!”
李文英感慨的摇了摇头——听说隔壁团的李云龙都已经开始四处搞副业了,各种野路子手段那是层出不穷。
老孔倒好,宁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踏踏实实干。
可他要不这么做。
他就不是孔捷了!
什么是革命者的作风优良?
在孔捷的身上可以说是最完美的诠释。
感慨归感慨,李文英最终还是坚定地和老战友站在一起,将自己的津贴也全部拿出来贡献。
而孔捷和李文英这两位表率一站出来。
独立团上下,将士们纷纷效仿,将自己本就少的可怜的津贴也全部贡献出来。
还真是全团上下,从团长、政委到基层战士,全都是一根筋。
傻的让人感慨,又心酸!
……
也是从这天开始,以新一团驻扎的张家庄,和独立团驻扎的王家村为中心,环绕周围数十公里区域内彻底热闹起来。
寒冬尚未过去。
天气依旧冷的吓人。
而对于鬼子和伪军而言,比这寒冬更冷冽可怕的,却是来自八路军几乎遍布各处的伏击战,偷袭战,骚扰战。
以往较为坚固的一处处据点也不再安全。
这些八路就和疯了一般,甚至不惜弹药损耗,强攻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