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思索了片刻,说道:“行,这样吧,李云龙,你回去之后就在驻地等着那高老板的消息。
要是下回他还来送军火的话,有多少咱们吃下来多少。
这事要是办成了,我给你小子算功劳一份。”
李云龙道:“旅长,那钱的事儿?”
旅长想了想,大手一挥:“旅部倒是还有点经费,但是你小子也别瞎琢磨,全旅就指着这点钱过日子呢!
这样吧,我先给你凑1万大洋。
另外再给你凑1万法币。”
大洋就不说了,在整个抗战期间都比较保值,购买力一直不错。
而这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也还比较保值,购买力很强,和银元基本上是一比一兑换。
而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国民政府承认了其三个师的编制,每个月是给发军饷的,发的正是法币。
所以旅部有法币储备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就相当于整整2万大洋。
2万块大洋,这可是一笔相当不小的财富。
李云龙顿时大喜过望,佩服道:“还是咱旅长阔气呀!”
旅长笑骂:“钱我给你了,但是李云龙,你小子别急着高兴,既然说好了30块大洋一条步枪,外加子弹。
要是见不着装备弹药,我可饶不了你。”
“是,请旅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生怕自己说的不够郑重,李云龙还强调了一句:“要是做不到,旅长,您就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去你的吧,我可用不了这么大的夜壶!”
在旅长的笑骂声中,李云龙满载而归,领了钱,还专门要了两个战士,帮着拉了辆板车,这才把那一万大洋拉上。
法币倒还好说,这时期的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改革的核心就是废除银本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法币。
全部都是纸币,没有铸造对应的金属货币。
1万法币,即便大部分都是中小值面额,也重不到哪去。
……
新一团团部。
张大彪望着整整装了一板车的银元和法币,眼睛都瞪直了。
“好家伙,团长,您真把钱给借回来了!这怕不是把旅部的钱都给搬空了吧?”
李云龙道:“拉倒吧,这哪是借的?都是拿装备赊回来的。”
“多少钱?”张大彪问。
李云龙道:“我都和旅长说好了,还这笔钱的时候,30块银元抵扣一支步枪外加50发子弹。”
“多少?”
“30块大洋一支枪?”
“5……50发子弹???”
张大彪忽然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话说……不是15块大洋,和80发子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