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种枪主要是走水路运输,再加上射击时清脆连贯的声音特点,在八路军队伍里常常有一个接地气的称呼:
“水连珠!”
而仿照莫辛-纳甘步枪生产的53式步骑枪,其实在整体的样式上,和莫辛纳甘步枪很相似。
也难怪李云龙会认错。
高远同时拿起一支53式步骑枪,他发现系统对该枪支已经进行过模糊处理——什么生产标识,型号规格,以及其他辅助信息,全部被抹除掉了。
这倒是省了很多麻烦。
高远也开始了较为专业化的介绍:“李团长,这款步枪的确和苏方的莫辛纳甘步枪很相似,但并非是同一款。
相对来说,它更适合咱们国人作战使用。
它的可靠性很强,结构简单,装配零件少,能够适应各种恶劣作战环境,尤其是保养维护简单,就是新兵也能迅速上手。
有效射程为400米,表尺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在中远距离的射击中精度极为稳定,使用的是762毫米子弹,威力相对于鬼子的65毫米弹要大得多。
另外它使用的是四棱刺刀,刺刀本身材质很轻,加上全枪重量也还不到8斤,携带和作战中也会是一大优势。”
李云龙和张大彪听得两眼冒金光,已经迫不及待的上手试了起来。
李云龙最感兴趣的是那四棱刺刀,他是个白刃战的行家,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连连惊叹道:“水连珠咱见过,早听说它搭配的四棱刺刀厉害,但是还真没摸过。
这家伙可够锋利的,捅过去伤口又深又大,这要是在白刃战中,随便一下子可就够小鬼子喝一壶的!”
高远继续说道:“另外就是说好的这8000发子弹了。”
李云龙温柔地抚摸着摆得整整齐齐的子弹箱,眼睛都笑没了。
新一团刚成立那会儿,他跑去旅部找旅长要装备,结果被骂了一通,愣是一颗子弹也没要到。
听说当初整个386旅成立的时候,师部也就给核发了8000发子弹。
眼前这批子弹的珍贵,可见一斑。
张大彪则是佩服自家团长眼光独到。
仅仅1500大洋,这么大批的军火,还真给搞到手了!
高远表示:“李团长,张营长,你们不妨验验货,可以试射两发!”
李云龙大手一挥,相当豪气地说道:“试射就不用了,你高老弟送来的装备我放心。
这子弹留着得打鬼子用,就是试手,也得拿小鬼子的狗命来试。”
他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实不相瞒,高老弟啊,你那剩余的大洋,我还差点,但是我保证,打完这一仗就有了。
不知道高老弟有没有兴趣参观一场战斗。”
高远点了点头:“求之不得,只是参观就不必了……李团长,我也想参加这场战斗!”
闻言,李云龙先是一愣,随即大笑道:
“好小子,痛快!”
“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他话锋一转:“但是有个前提,高老弟你得时刻待在我身边,战斗序列放在最后,你要是再出了什么岔子,那咱老李可真是亏大了!”
高远没有拒绝李云龙的好意。
他虽然当过几年兵。
但有句话说的好,没有上过战场的兵,永远都是新兵。
他还没有托大到真能比过这些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们,痛杀小鬼子的地步。
新一团,团部。
李云龙召集干部们,商议怎么再打鬼子一场伏击战。
老李战术思维极为灵活,他在分析过情况之后当即提出:“一天前,咱们在小王沟伏击鬼子的小队,可是吃了大亏。
20多号同志壮烈牺牲。
他娘的,这个仇不能不报。
我看也不用花什么心思琢磨换什么地方了,就在老地方,小王沟,再伏击他鬼子一场。
咱新一团总得把场子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