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大明王朝1627 > 第24章 千头万绪,却要从何入手?(第2页)

第24章 千头万绪,却要从何入手?(第2页)

说罢她站起身,把手背在身后,竖起眉毛,一本正经地说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她一边念着,一边迈开四方步,装得煞有介事。

可刚走两步,一抬头,却刚好看到朱由检正笑吟吟地站在殿门口,眼神里满是促狭。

“呀!”

周钰的脸顿时“唰”地一下,从脸颊红到了耳根。

眼见朱由检在原地捧腹大笑,身后的高时明也是一脸忍俊不禁的样子。

周钰顿时由羞转怒。

她一咬银牙,双手叉腰,忍不住在原地就嗔怪起来:“信王!信王!你……你太过分了!”

朱由检这时再也按捺不住

他几步上前,长臂一伸,便将那还在跺脚的佳人紧紧搂入怀中。

“我的好长秋,学得真像。”他贴在她的耳边,温热的气息吹得她耳朵痒痒的。

“爱妃若是喜欢听,今晚我单独只说与你一人听,可好?”

周钰一听这话,羞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都缩成了一团,把脸深深埋进他的怀里,不敢抬头看他。

两人又温存戏耍了片刻,朱由检才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柔声道:“好了,你先歇着,等我把剩下的事情处理完,待会就带你好好逛一逛这皇宫大内。”

周钰这才恋恋不舍地从他怀里退出来,红着脸退到了一旁。

一旁侍立许久的高时明见状,立刻会意地上前一步,躬身禀告。

“陛下,共有三件事向您呈报。”

朱由检闻言,心中不由得赞许。

这才跟着自己开了一次会,就无师自通带了点后世汇报的技巧。

这个时代的聪明人,抛开见识,真不比现代人差多少。

“讲。”

“第一事,是关于牌匾。”

“您让御用监打造的那块‘朕之魏征’的牌匾,已经制好,奴婢已着人送出宫门,从承天门走,过东长安街,再转入明照坊,送往李阁老的宅邸。”

高时明顿了顿,补充道:“这一路上,想必京城的官员百姓,都能看到了。”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如此国之干才,正该彰之四海,令天下周知。”

他话锋一转,似笑非笑地看向高时明:“只是朕没想到,今日朝会的故事,这么快就传进宫里来了。却不知,会不会也传得整个京城、近畿人尽皆知呢?”

高时明是何等玲珑剔透的人物,立刻心领神会,笑着接话道:“奴婢也不知。但想来,圣君贤臣的故事,总是百姓们最爱听的,怕是不用人教,自己就传开了。”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有些不好直言的话,他也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并且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这时,一旁的周钰却忍不住好奇,开口问道:“陛下,您就这般确信李阁老是忠臣吗?如此大张旗鼓地褒奖,万一……万一他只是……”

她有些说不下去,但意思却很明白。

朱由检闻言,哈哈一笑。他伸手揉了揉周钰的头,柔声道:“爱妃能有此一问,是真心爱护朕啊。”

随即,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目光扫过周钰和高时明,沉声道:“这世间正邪,总归只看行事即可,要知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为上者用人,只需看他做了什么,于国于民是否有利,而不必去揣测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更不能做那等捕风捉影、莫须有的猜忌。”

“臣子向我展现忠诚,我便用信任来回报他。”

“他若有朝一日露出奸邪的尾巴,我便用刑罚来惩处他。”

“只要赏罚分明,信义立得住,自然贤臣上而奸臣下。”

他心中幽幽一叹,其实还有后半句没说出口:就算李国普今日是在演戏,那也无妨。只要他能演一辈子,那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周钰在一旁喃喃念着:“君子论迹不论心……”

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崇拜的光芒,“陛下此言,真是洞察人心之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