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曾吃过秦宗权的大亏,险些丢了老命。在一次战斗中,朱温临阵落马。秦军见势,攻击得更加凶猛了,眼看着朱温就要老命不保。万分危急之下,葛从周挺身而出,扶起朱温上马,之后又与围拢过来的秦军短兵相接,丝毫不顾身上所受的枪伤、箭伤,一味向前冲杀,差点就死在了战阵之中。
幸而此时另一位将军张延寿也回马相助,且奋力厮杀,才使得葛从周与朱温双双侥幸逃生。
因为此役不利,朱温下令军队退到溵水。由于此战的失误,差点让朱温都战死,所以朱温很不高兴,将许多部将都削职了,只有奋力营救朱温的葛从周、张延寿升了官。
之后,葛从周累立战功——他随从朱温在长葛、灵井作战,大败秦宗权的军队,到了斤沟、淝河,又杀了秦宗权的将领殷铁林及其手下的三千余人,还俘获了九寨都虞候王涓。
接着,葛从周打了一系列的胜仗。败兖州留守齐克让,擒获青州叛军杨昭范,攻破蔡州军卢瑭大营,在赤岗斩杀俘虏蔡州军两万余众:
讨伐亳州的谢殷,将他活捉。然后回师奔袭曹州掳刺史丘弘礼而回。又和兖州、郓州军遭遇在临濮的刘桥一带,挥师猛攻,斩杀数万人。天平军节度使朱瑄及其弟朱瑾勉强逃脱。擒其都将邹务卿以下将校达五十多人。这一仗,为朱温往东面扩充势力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真正让葛从威震天下的,是他接连数次击败晋军。
乾宁三年(896年)五月,李克用率领大军攻打魏州,派他儿子李落落率两千骑兵屯驻洹水,葛从周带着骑兵、步兵两千人主动发起进攻,几乎全歼了这支晋军,并在阵前活捉了李落落。
两年后,也就是光化元年(898年)的四月,葛从周率领军队攻占山东,当时李克用率领大军驻扎在邢州、洺州,葛从周到巨鹿与晋军交战,大获全胜,李克用逃走,葛从周军追击到青山口,数天之内,接连攻下邢、洺、磁三州,杀晋军两万人,俘虏将帅军官一百五十人。
十月,又在张公桥打败晋军五千骑兵。晋将李嗣昭急攻邢州,以精锐骑兵在邢州城外列阵。葛从周挥军掩杀,再次大败晋军,抓住蕃将贲金铁、慕容腾等一百多人。
在这之后,葛从周还打了许多胜仗,甚至有时候都不用派兵攻打,敌人见到他的帅旗就望风而逃。
葛从周功劳太大,威望太高,朱温对他很不放心。在葛从周逼得刘鄩献城投降后,朱温说他身体不好,让康怀英代替了他的职务,夺了他的兵权,授予他左金吾上将军,还说他可以不经常上朝拜见,
朱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上了,葛从周知道自己再不识趣,那就是真的不识趣了,于是很干脆地承认自己有病,辞去了一切官职,回家养老去了。
即便如此,朱温对葛从周还是不放心,在老葛家附近安插了不少探子。不过葛从周一直闭门谢客,从不见任何外人,这才渐渐打消了朱温心中的猜忌。
朱温相信,要是启用葛从周为统帅,定能取胜,但他不能这么做。
葛从周不能用,那么张存敬呢?
张存敬为朱温大破幽州刘仁恭,收服义武、成德两镇、攻占河中镇,河北、山西的地盘很大一部分是张存敬为朱温打下来的。但可惜张存敬短命,已经病死在河中。
在称帝之前,朱温手下该出现的将领都已经出现了,包括包括丁会、庞师古、氏叔琮、李思安、朱友裕等人,但大多短板明显算不得顶级将领,而且随着地盘扩大,朱温对手下将领的猜忌也越来越深,最信任的往往不是最会打仗的,而是最忠心的,如庞师古、氏叔琮等人,但这些人水平不够,往往会错失战机或造成重大失败。
庞师古在朱温手下以忠诚谨慎闻名,打仗水平只能说是一般,在朱温攻略徐州时溥、山东朱氏兄弟的过程中有战功,但在攻打淮南杨行密一战犯下致命错误兵败身死,导致朱温无法南下占据江淮、江南、岭南地区。
氏叔琮打仗的手艺还算是不错,两次攻打太原李克用大本营都是氏叔琮挂帅,但两次都是无功而返,错过了消灭李克用势力的最好机会。不过这主要是朱温的责任,是他没有坚持消灭李克用再去对付其他的敌人,在太原摇摇欲坠的时候撤回了大军。
也有可能是朱温不想让氏叔琮立下消灭晋国的大功。其中原因究竟如何,外人不得而知,而氏叔琮已经因为替朱温干脏活杀害天子,被朱温逼迫自杀了。
等到朱温称帝后,这个阶段主力大将是杨师厚,也是名将级别,其次包括王景仁、刘知俊、刘鄩都是不错的将领。
杨师厚首次挂帅是对山东平卢淄青节度使王师范,这种老牌藩镇最难打,一旦缩在坚城里防守就只能用人命去填。杨师厚诱敌、设伏、强攻花样百出,逼迫王师范无力抵抗出城投降;杨师厚第二战是攻打西南的荆襄、荆南两镇,本来杨师厚只是朱温大军的前锋,但没等朱温亲自出手,杨师厚就连战连捷,没费多大力气就拿下了两镇,“出师未逾月,平两大镇,辟地数千里。”
兵为将有并不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但是在五代十国表现得特别突出。杨师厚打了许多胜仗,立下了很大的战功,威望和实力急速上升,被封围弘农郡王,兼潞州行营都招讨使。赫然成为朱温麾下的又一个大军头。
朱温对杨师厚也有些忌惮,不过杨师厚是降将,在梁国的根基不够深厚,暂时还不用担心他会造反。
“那就让杨师厚领兵五万,讨伐刘守光!”朱温拍板,做出了决定,“待解了沧州之围,让刘延祚来汴梁觐见。”
说完了大事,朱友珪说起了沧州使者中有一人名为高元珰,神射无双,有万夫不当之勇。朱温最是喜好勇士豪杰,特别是没有跟脚的勇士豪杰。这样的人可以用,而且要重用。出身底层才容易拿捏,等到勇士变成了威震一方的统帅,那就不能重用了,而是要小心提防。
“哦,那高元珰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当真这么厉害!”朱友珪信誓旦旦地说道:“儿臣亲眼所见,高元珰射中了百步外的木瓜!就算是吕布在世,安仁义复生,也决计不是高元珰的对手!”
演义中说吕布辕门射戟,射中了一百五十步外画戟上的小枝。但正史上并没有写明到底有多远,只是记录了刘备、纪灵等人大惊。吕布擅长射箭,这是肯定的。射中一百五十步外外画戟上的小枝?多半是演义夸大其词。
朱温戎马一生,不知道见过多少精兵猛将,绝不相信吕布辕门射戟能有一百五十步。就连陈诚射中百步外的目标,朱温也很是怀疑。
“父皇,儿臣当时就在边上,瞧得真真切切,确实是百步穿杨的本领。”朱友珪说道:“控鹤都的勇士还跟他比试了剑术和长枪,都被高元珰轻松击败。”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朱温的猜忌心越来越重,不光是猜忌手握重兵的将领,连儿子也同样猜忌。不过这事他相信朱友珪没有说谎,因为太容易求证了。“明天让那个高元珰进宫来,我倒是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能百步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