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日娱:1986 > 第55章 来自索尼作曲部的邀约(第1页)

第55章 来自索尼作曲部的邀约(第1页)

以宫崎树对现在唱片市场的了解。

1986年,属于cd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单曲唱片主要分成黑胶唱片和磁带两种。载体不同,但售价却相差不多,不含税的售价在2000-2500円之间。

按照词曲版税合计34计算……

每卖出一张唱片,到宫崎树手里就最多有将近85円。

相当暴利。

对于一首畅销的曲子来说,动辄10万张起步的销量,分到创作者的手里的版税以千万计。

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宫崎树手里并没有当年日本音乐公信榜的年度报告,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禁断的心灵感应》销量做出推测。

这首歌的历史成就是1987年公信榜单曲排行榜冠军。

销量按最保守的来算,当年销量也在大几十万张往上走,具体不详,但怎么也比今川瞳所估算的20万张要高。况且,因为有自己的介入,工藤静香获得了比原先更好的资源,没道理在销量上不增反减吧?

退一万步来说……

他手里还有文春炮。

凭他现在和文春炮绑定在一起的关系,向着菊池总编提点要求,弄个专访提一嘴工藤静香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名人效应是这样的,而他现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怎么也算个文学圈的名人。

想帮一个素人歌手炒作下热度还是很简单的。

如果是买断版权的形式,大概得两千五百万円才能满足宫崎树的胃口。买断版权就像下海,挣了快钱,就回不了头了。所以,宫崎树要将版权抓在自己手里。

“宫崎桑对自己的歌很自信嘛……”

被质疑眼光,今川瞳倒也不见恼。

其实她心里也相当看好这首歌的未来销量,但眼下是涉及买断的商业谈判,金额自然要往低了压。

毕竟,最后唱片的实际销量与买断价之间的差额,若是多出来的部分,就算作她的业绩;即便少了,也无需她个人补偿,只会从公司给她的买断额度里扣除。

“与其说我是对歌自信,倒不如说我是对静香自信,她的身上与生俱来有流行偶像的气质。”

今川瞳不置可否地耸耸肩。英雄所见略同,她当初正是看中工藤静香身上那股独特的灵气,才果断将其签下。这种眼光上的高度契合,让她不由得对宫崎树多了几分兴趣。

“你觉得,这张唱片最后会有多少销量?”

“销量多少我不好说,但我认为这首歌最后能拿下orin单曲排行榜冠军!”

公信榜冠军?这口气还真是大。

今川瞳心里确实看好工藤静香和这首歌,但orin单曲排行榜的分量她再清楚不过。

日本的orin排行榜的单曲榜和专辑榜是两种不同的榜单,花花绿绿的单曲榜几乎全是日本偶像歌手,而专辑榜就大多是一些老而弥坚的艺人发行的专辑。

登上这个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歌曲榜单,才算真正成为“偶像歌手”,在业内拥有实打实的影响力。

不要小看这“登榜”二字。

作为东亚最大的潮流市场,日本艺能圈的竞争极为残酷。可以说是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能上榜绝不是简单的事。

对一家唱片公司而言,一年里能有几位歌手登上该榜单,都已是相当亮眼的业绩。她从业五年个,也只是刚好一年培养出一位这样的歌手,而且都是处于中游、末尾;而若能登顶,则意味着歌手直接跻身当年日本最炙手可热的偶像歌姬之列,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今川瞳放弃了继续劝说宫崎树签买断合同的想法,对方这个胃口,她满足不了。

“那就签下分成合同吧。”她很快让秘书打印来两份企划书,分别递给宫崎树和工藤静香,“一式三份,两位都需要签字。”

宫崎树接过企划书,指尖划过光滑的纸页,合同内的条款非常多,宫崎树只挑重点的看。

里面清晰标注着唱片流水线上各个角色的分成比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