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时间总是不够,似乎只转眼,就到复赛。
清晨,丁鹤延来到赛场依照指示进入比赛大厅。
才进门,就被眼前震撼。
足可容纳千人的场地,头顶天花板极高,只有一簇簇灯光垂下,将一二两层照得通亮。
丁鹤延注意到,二楼正中摆了三个座位,位子前面是透明围栏。
坐在那里,哪怕场下料理台鳞次排列,也可以看清选手每一个操作。
一楼的墙面三面都被各类厨具环绕
有些丁鹤延甚至都没见过。
他忍不住绕着器具转两圈,快速补充知识短板,才来到标注自己名字的料理台。
料理台比初赛的台子大了将近一倍,一旁的柜子竟然是个隐藏款冰箱。
丁鹤延确认能用,就将食材塞进去,正确认灶头,身后传来脚步声。
丁鹤延起身,见三人前后进来。
为首一位,竟是赵勇。
看到丁鹤延,他下意识转头,但见同行两人诧异看他,又硬生生别过身体,僵着脸扯笑。
丁鹤延温和点头,似全无芥蒂。
其后,其他选手陆续到场。
大屏幕开始滚动,赛事出现变动,原定第三场的自选菜改为第一场,原定复赛通过名额,将缩减为五十人。
看清名额人数,一阵哗然。
之前大家虽很紧张,但概率二比一,通过概率很大。
但现在,站在这里的,都初级筛选过,再从六个人里刷掉五个,就有些残酷了。
众人纷纭,有些甚至扬声抗议。
但头上广播却表示,如有异议,可以退出比赛。
这话一出,全场安静。
丁鹤延听到有人嘀咕,之前的报名表上是有条款的,比赛规程都以大赛要求为准,一切解释权都归大赛主办方。
也就是说,赛事更改规则,是在允许范围内的。
丁鹤延快速扫过赛场,大家在厨间摸爬滚打多年,忍不住急躁的终究少数。
大屏幕依旧滚动,待到整点,评委们来到评委席。
此时,大屏幕介绍起三位评委。
连续获得三届国际美食大赛金奖,荣获国家级荣誉,从业二十年的超星级主厨,林源梁。
国宴资深厨师,传统美食传承人,曾三次受邀,出席美食评委,是某超星酒楼主厨,周杨军。
致力于发展美食文化,本市美食推广发起人之一,更是资深老饕,张宏。
丁鹤延看着屏幕上的图片,注意对照,
张宏笑眯眯看眼丁鹤延,侧头跟旁边中式绸衫,脚下布鞋的周杨军道:“就是他,别看年纪轻,手艺极好,上次的八宝鸭,将近十种味道完全融合,很有你当年提出理念的味道。”
“融合吗?那可要尝尝,”周杨军眼底升起兴味。
这些年来,他可是见过不少做融合菜的从业者,但真正能做到他想要的,却一个没有。
一阵清脆铃声,选手们动起来。
丁鹤延先烧水,给猪蹄等过水,挑拣难熟的猪蹄、牛肉牛筋,放入高压锅。
后熬高汤。
张宏探头看丁鹤延料理台上的各种肉类,很是稀奇。
“这是打算做什么?”
丁鹤延已在处理肉馅,并在间隙料理火腿冬笋等食材。
周杨军眉头微挑,盯着盘中已捏出造型的肉馅,心里有点猜想。
林源梁却在看丁鹤延身后的鲁子义,“那人做的是黄鱼?灌汤黄鱼?”
这可是大席之中的头道大菜。
一瞬间,所有人的视线都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