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在木箱中搅动,那“咔啦咔啦”的声响,如同死神的催命钟,敲打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上。
终于,我抽出了一根竹签。
“周正。”
听到这个名字,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周正,那个在第一周kpi排行榜上,力压解元陈凡,高居榜首的“黑马”。他的作业,会是什么样子?
在无数道混杂着“好奇”、“期待”与“幸灾乐祸”的复杂目光中,周正沉稳地站起身,抱着他那三页纸,走上了讲台。
他的ppt,一展开,台下便响起了一阵压抑的低呼。
太朴素了。
没有华丽的书法,没有精美的图画,只有最简单的方框、箭头和朴实无华的文字,排列得整整齐齐。
然而,当我看到那第一页,那个虽然名词古怪但逻辑清晰的“优劣机遇分析图”时,一直面无表情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赞许。
“讲。”我言简意赅。
周正不像前面那些人一样慌乱。他深吸一口气,指着自己的作品,用一种缓慢但清晰的声音,开始了他的汇报。
“学生周正,自认优势在于脚踏实地,熟悉农事。劣势在于不善言辞。”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沉稳。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劝农官,用十年时间,让我治下的州县,粮食增产三成。”
“为实现此目标,我计划第一年,通读《齐民要术》等所有农学典籍,掌握理论;第二年,走访大梁北方三州,实地考察不同旱地作物的生长习性;第三年”
他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辞藻。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他ppt上的线条一样,清晰、有力、直指核心。
当他汇报完毕,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震撼了。他们震撼于周正对自己那毫不留情的剖析,震撼于他那个具体到“增产三成”的务实目标,更震撼于他那条细致到每一年该做什么的、清晰得可怕的执行路径。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规划”!
我缓缓站起身,走到展架前,用教鞭轻轻敲了敲周正的ppt。
“结构清晰,目标明确,路径可行。”我给出了十二个字的评价,“虽然表达方式很笨拙,图表制作很粗糙,但,它抓住了ppt的灵魂——逻辑。”
“这份作业,我给八分。”
八分!
在经历了长达一个时辰的“零分”和“不及格”的狂轰滥炸后,这个“八分”,听起来,宛如天籁!
台下的学子们,看向周正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不解”,变成了此刻的“敬佩”与“了然”。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农家子弟,能得到林总教习如此的青睐。
周正走下讲台时,腰杆挺得笔直。
绝望的氛围,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下一位,”我没有停顿,再次抽签,“孙默。”
技术宅孙默,抱着他的作品,几乎是小跑着上了台。
他的ppt,一展开,又是一阵惊呼。
如果说周正的作品是“实用主义”的典范,那孙默的作品,就是“技术主义”的狂欢。
他用自制的尺规,画出了无比精准的图表。那个被他命名为“能力雷达图”的五角星,充满了理性的美感。他的路径规划,更是用一个复杂的树状图来呈现,主干是“成为大梁第一格物大家”,分支则细化到了“研究水力锻锤”、“改良纺织机”、“探索光学原理”等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项目”。
他的汇报,充满了各种“格物”术语,大多数人听得云里雾里,但所有人都被他那份对技术的狂热和那精妙绝伦的图表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