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分扣分:
总kpi得分:
25分
“哗——!”
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怎么可能?!陈解元竟然只排在第十五名?”
“天哪!他的作业不是被林恩师评为最佳范本吗?怎么总分还不如周正?”
“你们看那评语!‘思想不集中,表情管理失控’这是什么罪名?!”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在这个叫“kpi”的怪物面前,才华,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乡试的排名,在这里,更是一钱不值。
榜单的刺激,是如此的直接,如此的强烈。
周正看着自己高居榜首的名字,没有欣喜,反而感到一阵巨大的压力。他只是老老实实地按照恩师的要求去做,没想到竟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孙默则对自己的排名毫不在意,他正痴迷地研究着榜单上每个人的分数构成,试图从中找出kpi的“算法逻辑”。
而陈凡,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自己的排名和那条扎眼的评语,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我靠!大佬你这是公报私仇啊!】他内心疯狂吐槽,【我不就是看你整活儿的时候没忍住笑了吗?这就给我记上了?还‘思想不集中,表情管理失控’?这黑锅我背得冤啊!我那是在进行深度的‘跨文化行为观察与心理分析’好不好!】
他终于切身体会到,林知节那套体系的恐怖之处。它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纳入了监控和评估的范畴。在这里,你无处遁形。
我,林知节,正站在不远处的二楼办公室窗前,居高临下地欣赏着榜单前那片混乱的景象,手中端着一杯刚刚泡好的、味道依旧苦涩的贡茶。
“感觉怎么样?”我头也不回地问。
身后,张承言正面色凝重地看着那张榜单,久久不语。
“林兄,”他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此法是否太过严苛?将人如此赤裸裸地分等排名,公之于众,恐伤其自尊,挫其锐气啊。”
我呷了口茶,淡淡一笑:“张兄,你错了。自尊,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锐气,若是连这点小小的排名都承受不住,那还谈何为国为民,面对朝堂上的惊涛骇浪?”
我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他:“我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从今天起,压在他们头上的,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天命’,也不是空洞的‘圣人之道’,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每天都在变化的——kpi。”
“我要让他们习惯竞争,习惯被评估,习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拼尽全力。我要把他们从一群‘风花雪月的文人’,锻造成一群‘结果导向的战士’。”
张承言听着我这番话,心神剧震。他仿佛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冰冷的熔炉,正在将这些天之骄子们投入其中,用最严酷的火焰,淬炼出全新的形态。
“至于陈凡”我嘴角的笑意更浓了,“那小子太滑头,总想着置身事外看热闹。不敲打敲打他,他永远不知道,在这艘船上,没有乘客,所有人,都是水手。”
楼下,骚动的人群渐渐散去。
但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
他们回到教室,回到宿舍,原本那种“过一天算一天”的迷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和疯狂。
为了kpi,一场惨烈的“内卷”,正式拉开了序幕。
有人开始抢着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管懂不懂,先举手再说。
有人通宵达旦地预习那些天书般的教材,把每一个不懂的词都抄录下来。
甚至有人,为了在“课堂表现分”上加分,开始“表演性”地奋笔疾书,哪怕他记下来的东西,连自己都看不懂。
经世致用堂,这座冰冷的学府,在kpi这根无情的鞭子驱使下,彻底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学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