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整道圣旨,从头到尾,用我的“咸鱼思维”,翻译了一遍。
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份新工作,虽然责任重大,但权力够大,自由度够高,工资待遇够好,而且,配备的团队,也相当给力。
最重要的是,它完美地,契合了我“通过培养一批高效的工具人,来最终实现自己躺平大业”的核心战略规划。
【可以,这份offer,我接了。】
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着依旧手捧圣旨、面带微笑的魏进。
我上前一步,并没有立刻下跪谢恩。
而是,问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差点石化的问题。
“魏公公,”我的表情,无比认真,“敢问陛下,这个‘经世致用堂’一年,有几天年假?双休有保障吗?”
魏进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那双阅尽了人间百态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深深的迷茫。
与此同时,紫禁城,御书房。
皇帝李世隆,正站在一幅巨大的疆域图前,负手而立。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运筹帷幄的、属于帝王的笑容。
设立“经世致用堂”,任命林知节为“总教习”,这是他深思熟虑后,下的一步绝妙之棋。
他知道,林知节,是一把双刃剑。
其才,可安邦定国;其性,却又乖张难测。
直接将他放在朝堂中枢,委以重任,风险太大。他那套“革命式”的行事风格,会把整个朝廷,搅得天翻地覆。
而将他“闲置”,又太过浪费。那无异于,将一柄绝世神兵,束之高阁。
所以,“经世致用堂”,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一个半独立于朝堂之外的“特区”。
在这里,林知节可以,尽情地,施展他的才华,去“创造”,去“改革”,去“颠覆”。
他培养出的“新式”官员,将像新鲜的血液一样,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帝国这具,略显老迈的身体里。
而他李世隆,则可以,稳坐中枢,享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同时,又不必担心,这把“剑”,会伤到自己。
他将林知节,从一个“棋手”,变成了一个为他培养更多、更优秀“棋子”的“教习”。
这,就是帝王之术。
是平衡,是驾驭,是将一切不确定因素,都纳入自己掌控之中的,无上权谋。
“林知节啊林知节,”皇帝看着窗外,喃喃自语,“朕为你,搭建了最好的舞台。你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他相信,那个惊才绝艳的年轻人,一定会,为他,为大梁,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盛世。
他唯一没有算到的是
他眼中的那个“屠龙勇士”,此刻,心里想的,却只是
屠完龙之后,该找个什么姿势,躺得更舒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