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穿越前也看过不少历史小说,除了那些穿越就是王朝末年,可以杀他个人头滚滚的乱世,其它历史小说都是跟大臣们勾心斗角,然后一点点将大权收回来的。
可实际上在他看来,那就是扯犊子,因为从汉唐到明清,王朝末年的根本原因就是皇帝没钱!
大唐为什么会藩镇割据,不就是因为皇帝没钱,只能让将领自己去筹集粮饷吗?
大明为什么会亡,不也是因为皇帝手中没钱赈灾,旱灾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最后举旗造反吗?
而皇帝为什么会没钱,不就是因为朝堂上官员们掌控了大权,利用权力大肆贪污,而下面的大小家族也不交税吗?
权钱自古就是一体的,没有权力就收不到钱,没有钱的话,同样也无法获得权力,毕竟忠心都是用利益堆砌的,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旦失去权力后,基本上就不可能再夺回权力的原因。
所以他就算再怎么拉拢官员,再怎么手段圆滑也没用,因为他要动的是所有官员的利益,而且还是最根本的利益,这也是历朝历代变法失败的原因。
别看张居正从万历元年开始变法,仅仅十年就让朝廷的赋税从两千万两增加到了三千万两,可这实际上这并没有损害到文官们的利益。
张居正收上来的银子也只是在国库里转了一下,最后依旧是回到了文官们的手中,而且文官们手中的权力也并没有因此受损,这才是张居正的变法能够执行的原因。
可他不一样,他要做的是将文官们自土木堡之变后侵占的权力再次剥离出来,然后重新将这些权力分配给武将和勋贵们,让朝廷的势力重新平衡,而这无疑是要所有文官的命,毕竟权力是财富的来源,没有了权力,财富就是无源之水。
所以他的手段就算再圆滑也没用,因为他要拉拢官员的话,肯定要给好处的,毕竟没好处的话,谁愿意跟着他啊。
可他最终的目的是剥离文官们手中的权力,所以想要拉拢文官搞政斗就是一个笑话,这相当于想用一颗糖换文官们半条命,那些文官不中途倒戈才有鬼。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惊动文官的情况下,先慢慢收拢亲军的掌控权,等彻底掌控了亲军后,再想办法夺取京营的掌控权,只要亲军和京营在手,那些文官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跟他慢慢谈。
就像后世常说的一句话,在战场上拿不到的,那么也别想在谈判桌上拿到,这句话套在大明的官场上也同样适用,没有掀桌子的能力,那些文官可不会听的话。
胡思乱想了一会,朱厚照才猛地回过神来,想起薛岳还在这里,于是开口说道:“薛岳,琉璃坊那边烧制出了和威尼斯玻璃一样透明的玻璃,不知你能够卖出多少?”
“陛下是说那种完全透明的玻璃?”
听到朱厚照的话,薛岳不由一愣,那些威尼斯商人带来的玻璃镜能够轻易在大明卖出天价,自然有人眼红想要仿造。
不过这种透明玻璃的技术在威尼斯也是绝密,根本没人知道是怎么烧制出来的,所以仿造了这么久也没有人能够仿造出来,仿造最成功的是山东颜神镇官窑出产的仿水晶酒盏。
不过这仿水晶酒盏的透明度远远不及威尼斯玻璃,一个颜神镇官窑出产的仿水晶酒盏也不过是十五两罢了,比起一个威尼斯玻璃盏四百两银子的身价,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没错。”
闻言,朱厚照点了点头道:“而且质量完全不比那些威尼斯玻璃差,不知你能够卖多少出去?”
“回陛下,这玻璃是稀罕物。”
沉思了一会后,薛岳才开口说道:“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草民觉得琉璃坊的产量不宜太多,最好保持一个月一百个玻璃盏,三四百块玻璃镜的产量,这样可以保证玻璃的价格不至于下跌太多。”
“这样吗?”
听到薛岳的话,朱厚照眉头微微一皱,他本以为这玻璃一年能够卖个一两百万两银子呢,现在看来是他太过高看玻璃这种奢侈品了。
只是想想也正常,毕竟玻璃始终只是一种单一的奢侈品,哪怕是那些权贵也不可能买太多放在家里作为装饰,至于说做成窗户之类的装饰品,那只能说想多了,玻璃之所以比黄金还贵,那就是因为稀缺,这玩意要是多了,那就是垃圾了。
不过一个月能卖六七万两银子也不错了,一年下来也差不多有七十万两,对于他来说,这也算是一条不小的财源了。
“那此事便交由你负责吧。”
收回了思绪后,朱厚照开口说道:“具体需要多少产量,你自己把握。”
“陛下放心,臣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听到朱厚照的话,薛岳连忙应道,他本就是海商,以前也经常从威尼斯商人手中采购威尼斯玻璃到大明贩卖,这件事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那就好。”
闻言,朱厚照朝着一旁的罗祥吩咐道:“罗大伴,你带薛岳去一趟琉璃坊吧。”
罗祥躬身应道:“是,皇爷。”
“你们退下吧。”
朱厚照摆了摆手,然后拿起桌上的奏本翻看了起来,这件事有薛岳负责的话,他还是放心的,商业上的东西,他自己也不太懂。
………
薛氏商行。
相比于之前的商行,现在的商行已经扩大了数倍,周围数十家店铺都被薛氏商行收购,改造成了一个大商行。
一间密室中,薛岳神色严肃,面前是四个气质冷厉的中年男子,每个人的身上都仿佛有一种淡淡的血腥气,一看就不是善茬。
“家主,按照命令,我们南海找到了一个海盗的老巢,现在岛上的海盗已经全部斩杀,老九他们正在岛上修建山寨。”
一个脸上有一道长刀疤的男子躬身说道。
“做得不错。”
听到刀疤男子的话,薛岳表情严肃道:“你们离开回山东那边,把三少爷和四少爷带过去,以后没有我的命令,你们不许再回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