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大明:朕躺平了,你们自己看着办 > 第54章 大明的皇帝躺不平(第1页)

第54章 大明的皇帝躺不平(第1页)

可惜大明的皇帝就躺不平,因为大明的情况和满清不同,满清的兵权在满人的手中,汉人文官只能当狗,别说弹劾皇帝了,连说话都没资格。

可大明这些文官不一样,这些人是真的大权在握的,如果他敢真的什么都不管,那么他绝对会成为下一个万历皇帝。

如果要说大明最凄惨的皇帝,那非万历皇帝和泰昌皇帝这父子俩莫属了,后者是因为摊上一个恶爹,属于命不好的那种,而前者就是因为斗不过文官,想要躺却躺不平,最后只能自锁后宫,苟延残喘地度过余生。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一生就是被文官规训的悲剧,朱翊钧从小就是在张居正的阴影下长大的,好不容易等张居正死了,其他文官却还想要继续规训朱翊钧,而且手段比张居正还要脏得多。

张居正好歹是朱翊钧的老师,可以名正言顺地规训朱翊钧,其他文官只能拿着道德绑架,强行逼迫朱翊钧服软。

比如导致朱翊钧不上早朝的国本之争,按照大明祖训,太子应当立嫡,无嫡才立长,可朱常洛明明非皇后所出,当时的朱翊钧也不过才二十四岁,距离立太子还差得远,毕竟立了朱常洛为太子,那等皇后生了儿子,又该怎么办呢?

但那些文官可不管这回事,他们只想让皇帝顺从他们的想法,所以从万历十四年开始,文官们便不断逼迫朱翊钧立朱常洛为太子。

每次上早朝,其它事情一概不说,就是跪请立太子,仿佛在说,朱翊钧不立朱常洛为太子,就是倒反天罡,朱翊钧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他们就不会再处理朝政。

原本朱翊钧刚刚摆脱张居正的阴影,正准备大展拳脚,开始励精图治,结果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如何让朱翊钧如何能接受,所以朱翊钧干脆自暴自弃,不但早朝不上了,连奏本都不看了。

可结果朱翊钧就算想要摆烂,文官们也没有放过他,文官们先是奏请将皇田归还贫民,并以此为由强拆了大部分皇庄,又停了金花银和盐课折色,导致内帑枯竭,连太监宫女的俸禄都发不出来。

按照当时户部尚书赵世卿的奏疏,那几年的内帑入账只有五十万两不到,要知道他现在内帑一年差不多有两百五十万两的入账,可一年也只能剩下六十万两左右的盈余,可以说,当时的朱翊钧估计只差去当内裤了。

无奈之下,朱翊钧只能派太监去开矿征税,结果文官还不愿意放过他,不断煽动民变袭杀矿监和税监,还给朱翊钧泼脏水,说皇帝奢靡无度。

面对文官的攻击,朱翊钧连反击的能力都没有,只能选择把所有奏本留中不发,用罢工来反抗,既然文官们不想让他有好日子过,那他就不给所有文官升职,绝了文官们的升迁之路。

可惜这也给了大明这座本就老朽的机器最致命的打击,朱翊钧的摆烂不仅仅打击了文官,也让大明彻底失去了最后一丝生机,毕竟皇帝都能被逼到这种程度,谁又会对皇权继续保持敬畏之心呢。

他是想要躺平,但他并不想成为下一个朱翊钧,也不想让大明万劫不复,所以维持朝堂的现状是最好的选择,只有文官们自己斗起来,这些文官才没有机会找他的麻烦。

另一边,内阁。

“陛下好手段啊。”

拿着奏本,刘健脸上满是感慨之色,他也没有想到,原本他们还压制着朱厚照,可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已经被朱厚照玩弄于手掌之中。

“是啊。”

听到刘健的话,李东阳微微感叹了一下,说实在的,原本朱厚照放弃插手朝政,他还以为朱厚照是自暴自弃了,没想到才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不得不看朱厚照的脸色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乾清宫。

“皇爷,福建那边传来消息,吴家三十二人被判流放,十三人斩首。”

丘聚拿着情报,躬身道:“抄没家产一百六十五万两,古董珠宝一批,福船三十四艘。”

“不是说吴家有八十多艘船吗?”

听到丘聚的话,朱厚照皱眉道:“为什么只有三十多艘?”

说实在的,要不是吴家自找没趣,一个小小的吴家连入他眼的资格都没有,不过现在吴家的船少了那么多,那就有点麻烦了,这代表了吴家至少有两支船队没有回来。

要知道每一支船队都代表着庞大的财富,吴家的人肯定是让自家人掌控船队的,这代表了吴家至少有数十人还逍遥法外,现在吴家被抄,这些人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虽说这些人还做不出什么刺王杀驾的大事,可这些人熟悉海上的情况,说不定会成为一方大海盗,为祸沿海地区,毕竟几十艘福船在如今的海上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皇爷,那些船还没有回月港。”

丘聚连忙回道:“不过刑部已经下发了通缉令,兵部也命令东南沿海卫所加强警戒,只要对方敢返回大明,绝对逃不掉。”

“那就这样吧。”

闻言,朱厚照无奈地摆了摆手,现在的大明说弱不弱,但内部势力太过分散,根本不可能让各藩属国主动把吴家的人送回来。

至于东南沿海那些卫所,那更是靠不住,别说靠这些人抓住吴家的人了,估计这些人早就被吴家的银子喂饱了,说不定还会保护吴家的人。

当然了,他也没有太过在意,吴家剩下的那些人对于他来说也就是一只可以随手碾死的跳蚤罢了,如果真的想要灭了这些人,只需要一道圣旨就够了。

不过这样一来就有点小题大做了,圣旨是皇权最根本的象征,如果下了圣旨,那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必须灭了吴家那些人。

一旦无法消灭,那么皇权的威望绝对会大损的,以后其他人也会有样学样,毕竟只要逃出海外就能不怕皇帝,那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