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有人眉头紧皱,有人嘴角微扬,也有人目露怒色,不过没有人多说什么,因为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现在刚开始就内讧的话,那接下来也不用谈了,一时间,整个大厅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中。
“韩兄,明人不说暗话,大家聚在这里是为了什么,想必都心中有数。”
过了好一会,见所有人都没有说话的意思,兵部侍郎陆完开口说道:“我只想知道,若是内阁那几位退下去,我们谁进内阁?”
“看个人的本事。”
闻言,韩文淡淡道:“内阁是百官之首,刘健他们既然不能为百官榜样,那自然要他们退下去。”
“这个可没那么容易。”
吏部左侍郎王华摇了摇头道:“刘健他们现在大概率投靠了陛下,只要陛下不点头,谁动得了他们?”
对于刘健他们,他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恶意,毕竟人各有志,只不过现在朝堂已经分成两派,他不想跟刘健他们同流合污,所以才会来这里。
到了他这个层次,如果不站队的话,那么两派会联手将他先清理出去,因为谁也不想留一个不稳定因素,一旦到了重要关头,这种不稳定因素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弹劾他们是我们的事。”
听到王华的话,许进摇了摇头道:“至于裁不裁撤,那是陛下的事情。”
“可以。”
一旁的焦芳也点了点头道,其实这次聚会只是为了确定阵营,并不是说这次聚会一定要扳倒刘健他们,刘健他们作为内阁阁老,在没有明显犯错的情况下,他们再怎么弹劾也奈何不了刘健他们。
毕竟弹劾也是要讲证据的,阁老不是那种芝麻绿豆的小官,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弹劾,要是敢无凭无据就弹劾阁老,就算是御史也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他们只能在张鹤龄兄弟这件事情上弹劾刘健他们,只不过这件事关系到太后,他们拿这件事弹劾刘健他们也没用。
………
乾清宫。
朱厚照眯着眼睛枕在一个宫女的大腿上,一旁的宫女时不时递上水果或者糕点,刘瑾则是站在不远处为朱厚照读着奏本。
“皇爷,这份奏本依旧是弹劾三位阁老的,是吏部右侍郎张澯递上来的。”
换了一份奏本后,刘瑾开口说道:“内容还是关于两位国舅的,不知该如何回复?”
“打回内阁,让刘健他们自己处理。”
朱厚照眼睛都不睁,懒洋洋道,最近这些奏本太多了,自从刘健他们选择了投靠他后,在朝堂上就成了过街老鼠,几乎是人人喊打,从御史到各部堂官,几乎每个人都上奏弹劾了他们。
不过这对他倒是一件好事,因为现在所有官员的目光都盯着刘健他们,基本上没人在意他这个皇帝,连张鹤龄兄弟的事情都是找刘健他们的麻烦,而不是找他这个正主。
这时候,朱厚照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张永,之前朕让你从京营和神机营抽调一千五百精锐,训练成海军的事情,你训练得如何了?”
前两天马永成来报,船厂中的七桅武装宝船已经建造得差不多了,从沿海卫所征调来的三十二艘福船也修整好了,最多下个月就能出海了。
在四个月前,他就让神机营提督太监张永从京营征调了一千五百精锐进行训练,虽然京营中的精锐多是北方人,想要征调出一千五百熟悉水性的精锐不容易,但架不住京营的人数多,大浪淘沙还是能挑出不少精锐的。
“回皇爷,海军都已经训练完毕了,奴婢让这一千五百精锐多次乘坐福船进入渤海训练,每次训练都会维持十天,这些精锐已经彻底熟悉了海上的环境。”
听到朱厚照的话,张永连忙回道:“另外奴婢还从沿海的卫所抽调了数十个擅长海战的百户来领导这些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