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我在魏晋当名士 > 第十七章 表弟你真厉害(第1页)

第十七章 表弟你真厉害(第1页)

直到日近午时,婢子们一对对地捧着食盘穿庭而来,众人方才暂歇交谈,享用起午食来。

乐伎们步履轻巧地走进来,抱着乐器跪坐远处,熟练地演奏起悠扬婉转的曲子。

崔洪的目光在妹夫脸上打了个转,飘到谢裒、谢广两兄弟身上,又落在谢衡身上:“我在安平时,听闻了大郎一些事情,虽略有狂悖不经,但也能为人所知。却不怎么闻得二郎与三郎的声名,妹夫难道就没有为之筹划一二吗?”

谢衡默默放下了木箸,平静又按暗藏几分炫耀道:“二郎、三郎的名头,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哪里用的上我这个苦读诗书的老儒呢?良伯兄在洛阳多待上一阵,便也当知晓了。”

崔洪略有诧异,目光投向妹妹。

但见崔夫人点了点头,含笑先说起了这两个儿子毁去蔷薇花丛,又相互争担罪责的美化故事。

“我初见那丛蔷薇的凄惨模样,心中当真是气急,想着若他们兄弟俩承认就罚得轻些,若是互相推诿就往重里罚,却不想,他们两个能做到这样,那一刻,我见他们两个的模样,便再也罚不下去了。”

还好当时镇住了两个臭小子,否则她崔明夷的脸都要丢光了。

崔洪听得不疑其他,因为他们的阿母从前就是这样教导孩子的。

他见外甥被妹妹教导的这样好,不由赞赏道:“有这样的儿子,谢家下一代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又笑着对妹妹道:“明夷,你如今和阿母一样了,她若知道你这样教子有方,一定会很欣慰。”

谢裒想到那日的情景,嘴角微抽,被望过来的崔夫人看个正着。

“阿裒,我见你神色恍惚,可是有什么见解?”

崔夫人放下木箸,对着笑的奇奇怪怪的二儿子发出亲切质问。

谢裒精准接受到阿母亲切面孔下的不爽:臭小子你最好识相点别拆台,否则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你。

谢裒:……

他虽然爱挑事,但也不是缺心眼。

他将视线移到还在大快朵颐的弟弟,面上带出一点愁容,道:“孩儿这几日都在想阿广的那句诗,始终不能补全,以至于心神恍惚,夜寝难寐。”

崔夫人露出一点笑意,满意地对着二子点点头。好二儿,会说话,她正想着要向兄长炫耀呢。

面对兄长好奇的目光,崔夫人抿唇谦虚道:“阿广也真是的,前些时日听阮籍故事,吟了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当场叫荀家的二郎心折,说他的才华和品行好似凤凰于飞。

哎,我也想不到阿广有这样的天赋,在我眼里,阿广还只是个爱玩爱闹的孩子呢,不过是相貌的俊俏一点,性情活泼一点,头脑机灵一点,没想到在外人眼里,竟然这样不俗,这可真是……”

崔夫人此刻的唇角比春天冒尖的竹笋还要难压,一双英气十足的丹凤眼笑成了弯弯的月牙,就差没有明示兄长:快来夸我们家阿广!

卢夫人望了望小姑的三郎,又看看旁边捧着饮子傻笑的儿子,好像听到什么东西碎了。

啊,原来是心啊。

虽然在路上已经知道了,甚至这会儿她知道的比小姑子还要多一点,比如这句诗洛阳城里已经传开了,有人为了补诗争论到当众脱衣。但这会儿看到如此直观的对比,卢夫人还是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崔洪不知道身边的夫人已经心碎了一次,只是惊异地看着小外甥,重复念了几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不擅长诗赋,但这句诗却是能让常人初听惊艳,越品越有味道。

他目露欣赏之意,对着妹妹认真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等阿广长大,谢家的鹤鸣之声,一个洛京恐怕不足掩盖。”

说罢,他面向只有表面之交的妹夫,道:“把阿广交给我吧,他的天资非凡,合该天下闻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