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小院特有的灵气滋润环境。
即便是说不出里面有什么门道,但身体的舒坦的确是实实在在的。
每天郑家管饭,吃的鱼更是滋味无穷。
董山田都有些流连忘返,他手底下的施工队那更是遭不住。
这施工待遇,再加上董山田的亲自监工,一再强调。
他们施工做得相当认真细心,没有偷工半点。
不到一周,郑家的院子和两座楼都完成了内部翻新修缮。
照道理来说,或多或少都是有些有害气体需得散一散的。
可这院子灵气环绕,些许废气,根本无从起效,就被涤荡一空。
郑楠他们倒也不作避讳,就收拾东西住了进去。
董山田那边也不含糊,紧接着开始了对后边空地的改建。
依照郑楠他们一家子的统一意见。
决定在这里铺上青石砖路,搭上和青石小院近似风格木质亭台,围起来保留一个开阔平地。
这样一来。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气晴朗,都可有着地方晨练,不必再顾忌天气影响。
即便是雨停了,也不必踩着被雨水浸润的草地活动,溅起水花,踩湿鞋子裤脚。
平日里,也可以在亭子里悠闲小憩。
并且池塘边预留的空间,也完全不影响日常照料灵鱼。
甚至兴致来了,直接在亭子里钓鱼都可以!
到时候,配合围栏把池塘框起来,这就成了他们家的一片小天地。
依山傍水,有亭台有小院,这日子过得就算是不修仙都美得没边了!
这也就是郑楠现在干着网红这个很有钱途的职业。
不然放以前即便是老郑同志赚得其实不少。
但郑家要想着这么大兴土木,还是围绕小院整个配套齐全,尽可能把规格往好的弄。
还真得掂量掂量家底,看看到底舍不舍得。
……
施工不断进行,时间一晃,八月份都快过完。
整个期间在村里闹出来的动静不小,时不时就有人过来瞧瞧进度,问上几句。
明里暗里,都是说瞧着这么大动作这怕是花钱不少吧!
家里四个长辈谈起这事,没有一个居功。
一边说着家里的规划,一边对郑楠交口称赞。
表示这翻新和扩建全是郑楠的主意,花多少钱也是郑楠出的。
向别人吐槽着年轻人赚了点钱就憋不住,家里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非要搞点动静出来。
他们也没办法,只能由着他去了!
那些过来闲谈的乡亲,一个个脸上都是颇为羡慕。
夸着郑楠年轻有为,当初一看他就机灵,肯定能办成大事之类的好话。
毕竟他们一些人家里手艺不错的靠着郑楠那个香囊工坊,也跟着赚了不少。
顺着他们说点好话又不要钱!
而由于郑家小院在村子里本来就相对偏僻的位置,即便是动工有些动静,那也至多是运料过路搞出来的。
平时对村子其他人影响相当有限。
村子里一帮老头老太、大叔大婶,来看个几次热闹,都听过郑家长辈那套说辞之后。
后面也就没什么人往这边凑了。
也不知道是已经习惯了,还是那套夸郑楠的话实在是听腻了。
只是经过这么一个月的动静,郑楠在云山村基本上是成了各家各户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成为了他们激励自己儿女的榜样。
一开口,诸如“你看看郑家那个郑楠,人家多有出息……”这样的话村里年轻人都听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