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邦克负责家族生意里的北非石油板块,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没几年就在利比亚开发了当时全球最大的油田基地,预计产值达40亿美元。
因此,邦克在家族中的地位日益显赫。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全球资产价格暴涨,亨特家族本应坐享渔翁之利。
就在这一年年底,刚通过政变上台的利比亚新的负责人盯上了国人的石油。
1971年12月,对外宣布将国人的油田收归国有,亨特家族的石油产业遭受重创,而受打击最大的便是主要负责人邦克。
邦克并没有死心,为了在家族成员中找回颜面。
于是在七十年代初,他已经和兄弟威廉·赫伯特·亨特,开始瞄准了国和全球的期货。
他们自然知道期货风险巨大,但是,投入少,收入高。
正是因为那样,一开始,邦克和威廉一开始是瞄准白银期货,他们已经开始悄悄布局白银期货,但是,还不是很多。
为了进一步试探芝加哥交易所的交易底线,也算是为了其家族在期货市场上试水,他们开始悄悄布局买入大豆期货。
从现在来看,无论是邦克,还是威廉,这两人发现其实操纵大豆期货并不是难事,而且,现在在亨特家族和这两兄弟的带动下,国甚至全球的大豆价格越涨越高。
亨特家族庄园一处洋楼的客厅。
现在刚刚51岁的邦克,头顶发际线很高,他的眼神却是非常犀利,而在旁边一位要年轻一些的兄弟威廉,看起来则是显得要随意许多。
现在两兄弟,每个人手中夹住一根古巴雪茄,正在抽着雪茄吞云吐雾。
“邦克,现在芝加哥交易所故意找我们麻烦,怕是这大豆的价格撑了太久。”
两兄弟发动亨特家族其他家族成员,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账户买入大量的大豆期货合约。
按照现在亨特家族持有的大豆期货合约,早已超过3000万蒲式耳的大豆期货,几乎达到了全国大豆期货合约数量的一半。
这段时间,芝加哥交易所方面确实一直在亨特家族麻烦,亨特家族两兄弟根本就没有出面,而是花钱聘请专业的律师和芝加哥交易所斡旋。
对于他们这种有钱人来说,无论芝加哥交易所官方如何找他们麻烦,都是见不到他们本人。
两兄弟在那抽雪茄,按照他们的想法是,现在大豆价格确实上涨到一定程度,再加上他们已经试探出芝加哥交易所的底线。
他们准备一边和芝加哥交易所官方斡旋,一边让人悄悄出售大豆期货合约,毕竟现在外界都知道他们在操纵大豆期货,这样还是会有许多做多大豆期货的投资者在接这些合约。
正在这个时候。
邦克身边的助理凯莉小姐走了进来,在确认没有其他人后说道:“老板,现在突然出现有人抛售大豆期货合约的,我们是否要买入?”
突然有抛售大豆期货合约?
这什么情况?
虽然亨特家族也在悄悄抛售,但是,并不明显,现在市场上居然出现其他投资者抛售,这让邦克和威廉都有惊讶。
“是谁?”
“暂时查不到,应该是其他投资者。”
“我知道了。”
邦克看向一旁的威廉。
现在亨特家族还是持有超过50的全球大豆期货合约,如果现在有其他普通投资者抛售,但是,他们家族还没有完全抛售完,怕是会引起恐慌,那么亨特家族三年的大豆期货布局很可能会是失败。
“威廉,你怎么想?”
“我想,应该只是很小量的投资者在抛售,对于我们整体影响不大,我们还是让人先接手,等到差不多,我们再抛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