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登不是贬低艺术本身,而是狠狠扇了那些用艺术当遮羞布拍烂片的导演和制片人的脸!”
“对啊!故事都讲不好,特效都做不真,演员都演得尬,谈什么狗屁艺术?”
“先把电影拍得像部电影,让老百姓看得懂、觉得值回票价再说吧!”
“中影都投钱了,说明他有真本事!”
“别整天琢磨着去国外拿奖糊弄国内观众了,先服务好我们!”
“沈善登对好莱坞和欧洲三大的虎狼之词,这哥们儿话糙理不糙!好莱坞大片再没深度,至少看得爽!总比那些装神弄鬼骗钱的强!”
“弃艺从商说的太好了,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这意味着他承诺要拍的是‘给观众看的’、‘考虑观众感受的’、‘追求好看和回本的’电影,而不是某些导演孤芳自赏、自我感动的艺术品。”
“别整虚的,拍点好看的!”
“网络歌手怎么了?他的歌我爱听,周王陶林不是口水歌吗?我看他就比那些大导演实在!”
“他不是那个圈子的人!”
大蜜蜜经过沈善登指点,也发现了这点。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督公》的立项和沈善登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新闻,更是出了口恶气。
大蜜蜜从小演戏,对圈里风气门清,担忧道:“你之前最多是观念冲突,现在的是直接冲击固有格局,处理不好,在圈子里很难混。”
沈善登却和她认识相反,人情在此刻要让位!
“我这是一剂猛药,狠狠戳破了当时国产大片皇帝的新衣,喊出了观众积压已久的不满,并点燃了一种强烈希望。”
“这对于《督公》来说,是大好事。”
“成功了一半!”
沈善登心道。
再配合《色戒》空出的档期,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他当然注意人情世故,但《督公》是他的核心利益。
只要他电影成功,都是朋友。
他电影一直成功下去,会继续都是朋友,身边全是好人。
到时候,就是别人考虑是否得罪他了。
什么时候该注意人情世故,什么时候该抓住机会,沈善登分得清。
“有德,看到网络上的舆论了吗?”
沈善登直接给马有德打电话。
“老板,我在。”
马有德汇报最新情况。
今天是《督公》项目启动会,也是互联网第一印象的形成。
马有德不仅安排了三班倒,还住在了公司。
正在亲自作战。
网上讨论,开始是正常言论,慢慢阴阳怪气多了起来。
大多不是唱衰项目,而是聚焦于沈善登进行人身攻击。
旧事重提,批“口水歌”、“格调不高”,质疑专业能力,一个学土木、唱歌出身的,懂电影吗?
天涯里沟子文也出现了,给沈善登取外号,“沈大炮”“弱国哥”。
明显人身攻击的,马有德是露头就打,大量的举报淹没,举报不掉的,小号进入爆破。
逐步摸清了对家门路,大多来自于港台歌手的一些粉丝,还有一些文艺逼。
深入互联网一线的马有德很清楚,今晚不是关键。
有关方反应需要时间。
等到过个一两天,才需要重点提防。
老板“弱国无艺术”、“强国也无艺术”、“弃艺从商”、“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这些言论,是一些势力不能容忍的。
那么,老板的互联网形象,由他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