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好好做电影。”沈善登认真道。
韩三平差点气笑,沈善登这小脸皮也是厉害:“我说做闯将!”
“你要知道,我可以让一步,但不能被人逼着退。”
说到这。
韩三平语气还是一如既往,但是似乎有寒气笼罩了房间。
沈善登的“闯将”还只是名头,韩三平却真是中国电影的守门员。
他不怕有争议,甚至要的就是争议,建中影大楼不也是一堆人反对,还是让他强力推行下去了。
一些人反对也不是真的反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好处,这个时候不能退。
很快。
沈善登见识到了韩三平的行事风格。
在中小制作上韩三平几乎一言而决,上午拍板放行《督公》,中午《督公》这个项目便正式立项。
沈善登个人出资三百万,中影出资四百万,其中两百万会先打进来,另外两百万要走流程。
到了下午,韩三平亲自主持了内部立项会,给《督公》定位,是立足于古装大片类型,做好大片战略升级的一个试点尝试。
既然是试点,就不要怕出错,放手大胆的干。
连后患都提前拔除了。
不仅如此,也是以退为进。
之前的初审,准确的说,是立项的初审。
《绣春刀》这个项目,不是已有ip,也不是中影有个先想法,要做一部大片战略、中国电影的升级之作。
而是沈善登拿着项目找来的,本身在中影没有这个项目。
审批讨论的是立项与否。
等项目成立了,接下来才是项目组的初评会,后续还有专家讨论会,然后是终审会。
而给《督公》的定位是试点尝试,意味着等《督公》成功上映,《绣春刀》项目也就正式启动。
至于怎么算成功,定义权掌握在韩三平手里。
看似退了,实际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跳过了内部的扯皮。
沈善登算是初窥韩三平的大刀阔斧和纵横捭阖的手段,只能说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忙了一天,回到家。
短短一天时间,沈善登不是之前的那个他了。
千万制作,放在07年,绝对是中等制作。
有《疯狂的石头》在手的宁浩,《赛车》也不过这个级别。
何况,沈善登还有个上亿的大制作已经挂名,只等摘取。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新人导演了!
沈善登推开家门,发现大蜜蜜在收拾东西。
今天不是周末。
“去哪?”
大蜜蜜不说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用上了演技。
“你要骗我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