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学斌潜心研究标准模型时,他的名字也出现在了海外。
特别是在天文界。
一种新天体的预测和观察,对于天文界来说是件极其重大的事情。
“偶y,god!这不是真的,那么落后的东方国度,怎么可能诞生如此辉煌的成果!”
“这是我们天文学界的耻辱。”
“杨学斌,这个名字好奇怪,似乎还是个本科生,我严重怀疑此事的真实性!”
“造假,这肯定是造假,那些可耻的猪辫子。”
“事实证明,东大根本没有科学的土壤,任何伟大的科学成就全部都来自我们西方,更何况他们教育那么落后,怎么可能推断和发现脉冲星。”
…………
可能是因为偏见,也可能是因为羡慕嫉妒恨。
对于杨学斌的成果,绝大部分人都抱着排斥和抵抗的心理,但还是有一部分理智的人,他们研究杨学斌的论文,并没有发现问题。
于是他们开始调试自己的射电望远镜,试图去寻找夜空中的脉冲星。
既然东方国度都能在七天内找到,而且用的还是小型射电望远镜,那拥有大型射电望远镜的他们,没有道理发现不了。
真理,永远无法被掩盖。
…………
校园。
叶哲泰家中。
叶哲泰坐在沙发上,拿着烟斗抽烟。
他声音醇厚柔和,微笑着说道:“学斌,这次喊你过来,是想了解一下你最近的学习进度,以及你准备研究什么课题,需不需要我帮你参?”
对于杨学斌这样既有天赋又极其勤奋的人,他很放心。
不需要管教太多,把控大方向即可。
杨学斌点头说道:“关于高能物理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期刊,我已经全部看完了,心中也有些想法,还请教授指正指正。”
叶哲泰放下了烟斗:“哦,你说。”
杨学斌整理了下思路,缓缓说道:“高能物理是研究基本粒子的,而最早的基本粒子概念是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光子,后来在1922年被康普顿等人的实验所证实。
后来1931年,泡利又从理论上假设存在一种没有静止质量的粒子——中微子。
实际上,他预测是反中微子。
中微子的存在是1956年由莱因斯和科恩在实验上证实的。
随后这些年,基本粒子发现越来越多,而且还发现了反粒子。
以至于到现在,我们在实验上观察到的基本粒子数目,竟然比元素周期表上的还要多。
1961年,由盖耳-曼及奈曼类比化学元素周期表提出了,用强相互作用的对称性来对强子进行分类的。
八重法分类不但给出了当时已经发现的强子在其中的位置,还准确地预言了一些新的粒子,如1964年用气泡室实验发现的Ω粒子。
八重法很好地说明粒子的自旋、宇称、电荷、奇异数以及质量等静态性质的规律性。”
叶哲泰静静听着,不时点头。
杨学斌继续说道:“虽然我们对这些基本粒子做了很好的分类,1961年格拉肖也提出了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但并没有将强相互作用包含进去。
我的想法是做出一个标准模型出来,用以描述强力、弱力、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以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
叶哲泰神色认真了起来,沉声道:“这确实是个很好的课题,但太大了,可能十几二十年都看不到希望。但一旦完成,你将跻身于顶级物理学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