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半,洛杉矶的太阳刚刚起床,米高梅的总裁办公室却已经亮起了灯光。
从接手来这家巨头开始,他就没有准时打卡上班过,每次都要早个一小时左右。
他非常的清楚这个摊子不好收拾,此时的米高梅,虽坐拥辉煌历史,却在新时代浪潮下风雨飘摇。
罗伯特·艾格心里清楚,米高梅要想重焕生机,就必须大刀阔斧改革。
首先就是内容制作上,米高梅在历史上积累的那些经典ip是一笔宝贵财富,所以在上任伊始,不仅推动了《007明日帝国》这个项目,还制定了对一些经典ip深度挖掘与重塑。
同时,他还大力扶持新的ip开发,设立专门的创意孵化部门,鼓励编剧、导演等创作人员提出新颖创意。
不光给予了创作团队充分创作自由,又在影片质量方面大做文章。
尤其是知道了恩斯特创立的多莉版权公司后,艾格把目光也瞄准了小说领域,布局有改编潜力的作品版权。
在发展上,罗伯特·艾格更倾向于多元化发展。
米高梅过去一直依赖电影制作发行的单一业务模式,而他希望以后的米高梅是一个涉及更多的领域,不能把所以的营收都压在电影行业。
不过这些都只是规划,要想实现这些,没钱根本就不可能。
重振米高梅在电影领域的辉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这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在管理上,罗伯特·艾格革新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
以前的米高梅内部管理流程繁杂,部门间沟通协作不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与创作活力。
恩斯特入主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这方面他没有太多经验,对娱乐行业不是很了解,所以都交给了艾格负责。
现在的美高梅引入了现代化项目管理软件,让电影项目从策划到发行全流程透明化,各部门能实时了解进度、协同工作,提高了效率。
而在人才管理方面,罗伯特·艾格强调不论资排辈,只要员工有能力、有创意,在项目中有突出表现,就能获得晋升机会。
最后就是强化品牌营销与合作,他认为米高梅品牌虽有底蕴,但在新时代宣传推广不足,需强化品牌营销。
必须加强营销团队,重新梳理米高梅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件事,那就是电影的成功。
所有的事情都围绕在电影的成功和资金的支持,恩斯特不是慈善家,收购米高梅是为了赚钱而不是花钱的。
想要获得资金,只能从电影制作和发行上想办法。
《007》是罗伯特·艾格重点关注的项目,这个电影史上最伟大的ip之一,每次都救米高梅在水火之中。
除了这个项目,艾格还相中了一个名叫《婚礼歌手》的剧本,还有就是内部上交的一个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而成的本子。
不过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因为米高梅资金有限。
可谁能想到,自己的老板在自己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自己送了一份大礼。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在内部的看片会时,罗伯特·艾格就知道这部电影的票房不会太差。
但火爆到如此程度,着实超出了艾格的想象。
本来米高梅为这部电影准备了1580块开画银幕,可上映第一天就引爆了全美,电影院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动提高了画布数量,这已经是爆款电影才能出现的现象了。
早上九点,艾格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第一时间询问起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首日票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