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周时间之后,饥饿游戏就狠狠的打了所有嘲讽他的媒体一个响亮的巴掌。
十天时间,饥饿游戏大卖了145万册,并且随着口碑的发酵,每天都在创造销量新高。
纽约时报预测饥饿游戏销量最少会达到两千万册,并大加赞扬这本反乌托邦小说,里面冒险、科幻和社会批判元素都描写的非常生动,甚至给出了所有青少年都应该阅读的评价。
纽约时报带头,让恩斯特做实了天才作家的名号,一时间让他成为了好莱坞的红人。
为什么是好莱坞的红人?因为这部小说非常适合影视改编,而且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是一个系列,而绝非这一部。
这就是为什么原本热闹的现场,看到恩斯特来了后,不少女人都冒出了饿狼的目光,浑身都在骚动。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肉体,好像只需要恩斯特一个眼神,对方就会投怀送抱。
虽然恩斯特在圈子内的名声不好,但不妨碍她们想要贴上来,把握那一丝的可能。
24岁,年少成名,未来恩斯特的成就不可限量。
就算是没有抓住这个男人,也可以利用他巨大的名气来提升自己的曝光度。
不过这些吹捧恩斯特已经免疫了,除了最开始那几天确实心中亢奋外,现在的心态已经彻底平静,波澜不惊。
“那都是外界的吹捧,文学圈可比娱乐圈的更新速度还要快。一位好莱坞一流明星,可能拍出二三部失败的作品才会掉咖,可文学界,深渊只在下部小说”。
恩斯特的沉稳让皮尔斯有些意外,不都说这个家伙嚣张跋扈,性情乖张吗?这怎么还完全相反呀。
“可娱乐圈谁也不敢保证下一部电影是否能够票房大卖,文学界不同,复刻成功要简单的多”。
亲切的搂住了恩斯特的肩膀,皮尔斯表现的就像是多年未见的故友一样。
“你才24岁,甚至都没有到达创作的巅峰年龄,我相信未来的文坛,必有你恩斯特·加菲尔德的一席之地”。
“到时候你可要照顾照顾吗,有需要的时候拉老哥一把”。
“好说”。
不要钱的好话谁都会说,没有落实的都是空谈罢了。
在恩斯特看来,这都不如吹牛逼。至少吹牛逼人家懂得,不会当回事。
要了两瓶酒水,碰了一下杯“好了,先不说这些了。他们都在里面,我们现在过去吧”。
恩斯特点了点头,始终保持着微笑,让人觉得他在释放善意。
一路上,不少人都在盯着两人小声议论。
“那个就是恩斯特?还真是年轻呀”。
在好莱坞,比恩斯特年轻的比比皆是。可要是畅销书天才作者就不一样了,恩斯特绝对是年龄独一档的存在。
“别想了,那就是个超级变态”。
“有什么关系?”最开始问话的女子耸了耸肩“这里是好莱坞,有正常人吗?”
确实没有,只是去房间内的这一小段路,恩斯特就看见了一对男女相互搀扶的去了远处的隐蔽处。
而且那个男的他有印象,是有个已经要结婚的青梅竹马的,但并不是现在怀里的那个女人。
这就是好莱坞,出轨、多人、美黑等等,不过是家常便饭。
恩斯特这样的有些特殊爱好的在好莱坞简直不好太多,只不过没人报道,也没有媒体敢报道。
可恩斯特倒霉,他被人做了套,闹得这件事全美皆知,这才给了媒体肆无忌惮炒作的机会。
在美利坚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当你用一件好事去掩盖一件坏事时,民众永远是健忘的存在。
现在恩斯特的头衔是天才作者,而不是变态的q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