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薇面露震惊之色,他们大清早一起出去的,她都回来许久了,孟良居然还没回来吗?他若是贪玩还好,就怕他是出了意外。
孟士衡和冯氏赶忙放下碗筷,出去问那丫鬟究竟怎么回事。
孟薇也跟出去。
二房的丫鬟紫玉,把事情细细说一遍:“自从小郎君大清早和二姑娘出去,我们夫人就没见他回来过。
这会晚饭时候,我们老爷和夫人见小郎君还未归,让我来问一问二姑娘,可曾听小郎君提起过要去哪个友人家玩吗?”冯氏转身问闺女:“莹莹,阿良可有跟你说过他和谁有约?”孟薇摇头:“我们分开时,阿良只说他买了桃酥就回来。
”“桃酥?”紫玉一愣,更着急了,“桃酥倒是买回来了,可那是跟在小郎君左右的小厮阿剑提回来的,我方才也问过他,他说是小郎君差他给大姑娘买回来,再问便一概不知了。
”冯氏心都揪紧了,问孟士衡:“这可怎么办?阿良是好孩子,他从来没有彻夜不归过。
该不会被拐子拐跑了吧?”孟士衡一面唤来小厮长生,一面劝慰冯氏:“你莫急,这孩子跟冯小友学了不少本事,想来拐子奈何不了他。
我先去找二郎,一起出去找找看。
”冯氏送他出院子:“天黑路不好走,你和二郎要当心脚下的路。
我一会也去弟妹那里一趟,省得她一个人担惊受怕。
”孟士衡带人去找孟良的父亲了,冯氏也回屋换了身衣裳打算去二房那边。
孟薇跟上她:“阿娘,我也去陪婶婶。
”孟府的小厮都出去找孟良,好在这会是夏天,天黑的晚一些,要是秋冬两季只怕更不好找。
二房那边,邹氏坐在床边哭,冯氏软语劝慰她。
孟薇捧着凉茶端给邹氏,又给她递手帕擦眼泪。
除了孟良,邹氏还诞下一女,小名唤悦儿,眼下才三岁半,在府里女孩子里行三。
悦儿被乳娘方妈妈抱在怀里,小丫头扎了两个冲天鬏,脸蛋红扑扑。
看见自己母亲哭,她也大眼睛蓄泪,在方妈妈怀里委屈地扁嘴:“哥哥去哪里了?哥哥坏。
”孟薇怕她哭起来叫邹氏更忧心,赶忙伸手从方妈妈怀里把她抱过来,软软哄道:“哥哥马上就回来了。
你最乖了,姐姐带你去看花,好不好?”一边说话,孟薇一边挠她痒痒逗她。
小孩子容易分心,很快就被孟薇逗得咯咯笑,孟薇又抱着她去门口小院子看花。
悦儿指着粉色的月月红,奶声奶气说:“悦儿要花花,姐姐摘。
”孟薇弯腰给她摘花,食指被花茎上的刺扎了一下,疼得赶紧缩回手。
她抬头的时候,夕阳最后一抹余晖已经消失在天边,夜色更浓了,对面孟良的屋子没点灯,窗户里面黑漆漆的。
前世,孟良从不曾发生这样半夜未归的事,但他一直有个从军的心愿,只是家里不许。
该不会是……孟薇心头一紧,忽然有个猜想,抱着悦儿转身进屋找邹氏。
冯氏正在安慰邹氏。
孟薇焦急上前:“婶婶,阿良的屋子,有没有人进去查看过?”邹氏抬起头,眼圈红红的:“我见他一直没回来,开门看过,他没在案前看书也不在床上躺着,屋里哪也找不着他。
”孟薇又问:“我想进去看看,或许他留了书信也未可知?”她一提醒,邹氏不敢放过任何线索,连忙擦掉眼泪领她和冯氏去到孟良的屋子。
丫鬟进屋先点上油灯。
孟薇跨进屋里,借着灯光直奔书案。
案上整齐摆了砚台、纸镇还有一册书,独独没有任何书信。
孟薇不放心,翻开书。
“吧嗒”一声,一张信笺从书页里落到地上。
孟薇拾起它。
邹氏急得声音颤抖:“这是什么?莫不是阿良留的书信?”孟薇不敢确定,双手呈给邹氏:“婶婶,你打开看看。
”邹氏颤手接过信,打开来,才看一眼就哭着骂起来:“这混账孩子,也不和我说一声就跑了,边关那么危险,倘若他有个三长两短,我往后怎么活呀。
”冯氏听了一惊,也去看邹氏手里的信。
看完了,冯氏气得叹一口气,转身和戚妈妈耳语:“你去把两位老爷喊回来。
要是他们问起缘由,你就悄悄告诉他们阿良留了书信,偷偷跟着兵师走了,千万别让其他人听见。
”孟薇心里叹气,阿良前世就立志从军,奈何二叔不许他去。
没想到,这辈子他会偷偷跑去。
戚妈妈前脚刚走,悦儿看见邹氏在哭,也哇哇大哭起来,冯氏便叫方妈妈带她回屋里睡觉去。
等到孟薇的父亲和二叔回来,孟家长辈聚在花厅里,孟薇和孟娥两个小辈也在一旁坐着,众人脸色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