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里不对百姓开放,她连进去看一眼的资格也没有,除非是有功之臣或皇族近支,才有可能得陛下赏赐藏书的副本。
外头风停了,淅淅沥沥下起小雨。
孟薇安慰自己,前世,萧远约莫也不是从秘书省拿回的《造纸术》,毕竟他好心救下她,不可能再为她破了陛下的例。
默了默,她又想起弘文馆的藏书室,阿耶近日调任翰林医官,翰林院就在弘文馆旁。
孟薇思忖着,或许可以借给阿耶送饭的时机,去弘文馆碰碰运气。
小雨连着下了数日,这日晌午,雨总算停了。
孟薇主动对孟士衡提出,明日中午想把她做的饭菜送给父亲尝。
孟士衡自然答应。
第二日天边刚露鱼肚白,萧远步出王府去弘文馆念书。
如今他骑术娴熟,便不肯再乘坐轿辇,而是利落地翻身上马。
深秋的清晨寒意渐浓,岳公公有件事实在不放心,特意背着他唤来书童杜易,悄声叮嘱:“你拿好殿下的书箱,千万别弄丢了。
”杜易会意,紧紧提着手上沉甸甸的书箱:“公公放心,这回人在书在,我不会弄丢它们。
”杜易明白,岳公公是担心殿下的书又被人扔掉,他得小心守好书箱,不能再叫上回的事情发生。
秋风萧索,枯叶飘落下来铺满地面。
萧远踏着清晨秋日的寒意,策马往皇宫的方向去,弘文馆在宫里东南角,挨着翰林院。
他很不愿去弘文馆念书,学士教授的课文他早就烂熟于心,去了也学不到新东西。
况且还有太子扰乱学堂,在那里念书着实浪费光阴。
到弘文馆时,天还没完全亮,他入了学堂,坐到角落的位置,拿出书本温习。
陆续有其他学子进来,全是贵族子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处有说有笑。
没有一个人愿意和萧远说话,对百姓而言他是纪王殿下,但在这群贵族少年眼中,他只是权利博弈的失败者。
失了势的废太子,没有攀附的价值。
又过一会,康如意也来了,因着康相得宠于陛下,她也被特赐来弘文馆念书。
康如意一踏入学堂,少年们的目光便聚焦在她身上。
她得意地仰着头,直到余光扫到角落里看书的少年,叫她忆起重阳节在街上和萧远说笑。
倘若萧远今日也像上回那样捧着她,她便和他说话,让他在学堂里好过一些。
走到萧远身边,康如意故意轻咳一声。
萧远在看书,目不斜视。
气得她一跺脚,回了自己座位,决定今日也和大家一起孤立他。
这时外面小内侍拖着尾音喊道:“太子金安,恭迎太子和宁王。
”众人忙看向门外,穿着赤金蟒袍的大肚腩先出现在门口,然后是太子肥胖的身子慢慢吞吞走出来,身后跟着宁王。
贵族少年纷纷上去问安。
太子昂头接受礼拜,不满地扫一眼角落里看书的萧远。
铜钟敲出沉闷的声音,李学士进来授课了。
直到午歇的钟声敲响,李学士安排好课业,趁着太子没起玩心赶紧迈出学堂。
太子则端足了架子,在四个书童的搀扶下,慢吞吞地站起身。
贵族子弟们跟在他身后慢慢步出学堂大门。
萧远苍白的手指合上书页,最后一个走出学堂,甫一跨出大门,两侧突然一窝蜂地冲出来刚才出门用饭的少年们。
萧远皱眉:“你们干什么?”太子指着他大喊:“都愣着作甚,抓住他!”十几个少年一拥而上。
萧远脸颊被压在冰冷粗粝的地砖上,动弹不得,听见太子大笑:“小chusheng,也配来弘文馆念书?”宁王寻了借口早就离得远远的,不凑这热闹。
康如意不肯走,在一旁笑着拍手看戏。
杜易用力想推开压着萧远的人群,着急大喊:“你们放开殿下!”趁着杜易分心,有人使劲争抢杜易提着的书箱。
偏偏杜易死死把书箱抱在怀里,那人抢不走。
太子气得大骂:“蠢材,多来些人,不会连他一起扔进缸里吗!”萧道缨是太子表亲,立马和另一个少年冲过去把杜易连人带书箱抬起来。
萧远被压在地上,只听见噗通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