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以铁民们的德性,再过一万年,荒石城都不可能发展起来,他们把握不住,还是得由刘备来。
所以与徐庶、简雍等人研究商讨一番后。
制定出的《开拓荒石城》计划,主要有三项内容:
一,在荒石城废墟的旁边靠海处,重建一座新的城市,称之为‘汉津城’。同时建造一处港口,称之为‘大汉港’。预计动用数万青壮,争取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城市与港口的建设,规模暂不用太大,尽量节约时间。
二,沿着海岸线,建造二十座的‘海盐堡’,里面驻守一千名的‘盐丁’,一边晒盐赶海致富;一边防备铁民的袭击,生产战斗两不误。且盐丁尽量以能吃苦耐劳的汉民为主,本地土著做不到既生产又战斗。
三,在‘海盐堡’的后方平原区域,再建造四十座的‘屯田堡’。这是屯垦村的升级版,每座‘屯田堡’都要修建坚固城墙,至少可容纳2000青壮,开垦附近上万亩的荒地。不仅要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还要给‘汉津城’与‘海盐堡’供应粮食,减轻鸦行丘的负担。
自然,为防备无孔不入来去如风的铁民海盗,每座屯田堡的青壮,也得精习战阵,具有抵抗铁民海盗的能力,亦农亦兵。
这对屯田堡内青壮们的要求,确实有点高了,为补偿他们,刘备还规定,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田堡’,只需交15的田税即可,不用向鸦行丘输粮。
且设立在屯田堡内的‘堡公所’,会以更高的价格收粮。
还有其他福利等,总之好处多多,以此吸引青壮们报名前往。
在刘备的战略规划中。
未来的‘汉津城’与‘大汉港’,会生活着十万左右的人口,驻军五千精锐。还要规划一个大型造船厂,拥有制造商船与战舰的能力。
建在海边的二十座‘海盐堡’,合计容纳两万青壮,并带来大批的海盐,以减少对海疆城的依赖,至少是一个重要备份。
四十座的‘屯田堡’,合计容纳八万青壮,最多可开垦出百万亩良田,又增加一个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战略安全。
简言之!
荒石城区域,未来就是重要的海洋经济中心,且能安顿养活二十万以上的人口。
综合的发展潜力,远在鸦行丘之上,毕竟它能面向海洋。
而关羽、张辽与他们统率的五千步骑,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参与汉津城与大汉港的建设,同时清理铁民,把敢于来犯的铁民,全部歼灭。
带过来的六万青壮,一部分安排去建造城市和港口;一部分去建造‘海盐堡’与‘屯田堡’。
但这点人显然不够。
新野城那边,虽留有十五万丁口,但以老弱居多,干不了太多重活,后续的青壮流民,也得等天气暖和后,才能源源不断而来。
只能发布‘青壮招募令’,打算从鸦行丘的农业人口中,吸引一批经验丰富者报名,前往荒石城开拓。
至少得招募四万以上的青壮,不管是汉民还是本地土著都可。
……
很快。
招募令发布了下去,每个屯垦村都有张贴,《大汉时报》也在头版刊载宣传。
第九十七屯垦村。
看完招募令的内容,吴大牛心动了。
因为屯田堡的规模比屯垦村大得多,每个屯垦村只有300左右的青壮,屯田堡可容纳的青壮,却是六七倍之数。
允许开垦的田地也更多。
田税只有一成半,但属于可截留部分,相当于不用给上面交税。
且他这样的屯长若主动报名,就能直接当上堡长,享有更大的权利,若干得好,带来的好处也更多。
虽说前期开垦的过程,会非常辛苦,令人不想再次体验。
还得搞军事训练,防备铁民袭扰,但苦过之后,必是更大的甘甜。
“报名,我要报名,我要进步!”
“我吴大牛要做出大的成绩,要族谱单开一页!”
吴大牛迅速做出决定,果断申请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