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要也还因为赵祯不是刘备。
最终一次,朝廷给的职务是秘书省校书郎。
这个职务,是个九品芝麻官。
但却是个中枢职务,非进士中的佼佼者,不可以担任。
上了这个职务,后续就是一飞冲天。
朝廷给这个职务,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你来给我做事,我保你当大官,现在是个流程先。
结果,张俞,把当官的机会给了他爹张显忠。
讲真这个行为真的有点嘲讽朝廷了。
意思是,我当年想当官,你们暗箱操作不让我考上。
现在我一把年纪了,你让我去当官
所以,他让他年纪更大的爹,去当这什么大官预备役岗,突出一个嘲讽。
从此以后,朝廷就没有征辟过他了。
然后,张俞就在家里开始著书。
其中《白云集》特别出名,而张俞的张俞集,直接被宋史一字不漏,全部收入,只是到了后世,不传了。
章旷拿出酒杯倒了一杯酒:“神交已久啊张兄。”
张俞反倒是有点不自在了。
自己是来求官的,本来都做好了低声下气的准备了,怎么待遇这么好
他觉得自己跟章旷不熟,但章旷跟他熟悉啊。
张俞其实非常出名。
他和她老婆,皆是当世大文学家。
别看张俞流传的诗句就那一首,但是在宋元明,那可是一流文人。
而他老婆蒲芝,也是整个历史上都非常知名的文学家。
历史上很少有女人写的文章能留名青史的,其中蒲芝给张俞写的悼文就被宋史给收录了。
不熟悉文学史的人不太知道这个人,熟悉的可能也不知道。
因为她的著作《玉清编》失传了。
蒲艺有个哥哥叫蒲远犹,也是大儒,他的东西也失传大多,很少有人知道。
不过蒲远犹的铁哥们叫黄庭坚,黄庭坚给蒲远犹写的墓志铭,被称作大宋旷来说。
一个张俞,一个苏轼。
当然,对张俞主要是因为八卦。
章旷倒茶后,张俞讲述起了自己的情况。
章旷对他的情况还挺熟悉的,一边听一边了解在史书上没看到的内容。
很快章旷就对张俞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张俞这人是真狠啊,章旷当初和柳永等人都是花钱随着商队走固定线路,来的东京。
他却是一个人走的这条线来的东京。
要知道这条路上老虎犀牛大象鳄鱼什么都不缺。山匪路霸遍地都是。
张俞还自述路上遇到过几次章旷,却因为自己不是花钱的队伍里的人,就没有出言相交,现在还有点后悔。
他说这个事情,只是为了说明当初为什么不打招呼,他怕章旷记得路上遇到过他他却不打招呼。
这种忧虑也是对的,一个考状元的人,记忆力得有多好看见过肯定是记得住的。
但章旷却在他这话里面,看到了张俞另外一个品质。
章旷和苏洵一样,厌恶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