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 第二十七章 开工大吉(第2页)

第二十七章 开工大吉(第2页)

此时,赵卯子正蹲在他家院子当中摆弄木料。

“砚哥儿搭把手!”赵卯子头也不回地喊,嘴里叼的竹尺上下直晃。

林砚凑近了才看清,这人竟用墨斗在地面上弹线,木桩显出一道笔直的黑印。

“鹰房根基要正,歪一丝都架不住海东青扑棱!”赵卯子说话间刨子已推出一串木花,碎屑粘在的棉裤腿上。

最绝的是那套榫卯。

赵卯子从棉袄里摸出把牛角楔子,往凿好的眼儿里一敲,柏木竟发出琴弦般的颤音。

“瞧见没?”他吐掉竹尺,“这叫凤凰尾,整个晋北就俺老赵家会这手!”

林砚听到这里也不好说什么,只给赵卯子比了个大拇指。

正午时,鹰房已搭起来。

鹰房坐落于林砚家东院墙根,紧挨着那株光绪年间栽的皂角树。

碗口粗的树杈探过柏木檐角,会成为雏鹰扑棱时的天然玩具。

赵卯子特意把榆木门朝东南开,说是“卯时晨光最养鹰眼”,

“这鹰房高一丈左右,养窝鹰不超过三只正合适。”赵卯子跺了跺柏木地板,“木头接缝用了七十二个燕尾榫卯拼接,老辈人说这个数吉利。”他推开榆木门,门轴上抹了狼筋熬的胶,,开关门轻且无声”

“瞧这顶棚!”他抄起竹竿捅开茅草,露出碎陶片拼的观察窗,“晚上能瞅星星,还不惊着鹰。”

林砚正探头往里瞧,赵卯子突然吹了声口哨,引得他回头看他。

“瞧见这木食槽没?”他敲了敲鹰房里的一个槽子,“深三寸宽五寸,保准饿不着也撑不坏!”

林砚绕着鹰房转了三圈,指尖蹭过榆木门接缝处,那门轴当真轻巧,竟只发出簌簌声。

“卯子师傅这手艺,还真精妙。”刚刚还散在地上的老木料,如今竟严丝合缝地化作座活笼。

最绝的是食槽设计。

三块陶片拼成的凹槽,深浅正好卡住雏鹰的喙尖。

赵卯子叼着竹签演示时,连槽底撒的黍米粒都避开了裂缝,敢情那些不是装饰,是防糟蹋粮食的机关!

这时林永年父子正好回家,就瞅见儿子(孙子)撅在树底下,跟赵卯子头对头鼓捣木头架子。

“好你个老赵!“林广福跺着毡靴上的雪渣子,“手艺还没丢呐!”

赵卯子头也不抬,嘴里的竹尺上下直晃:“广福哥眼神还毒!这料子埋在西坡整三十年,比你家砚哥儿岁数都大!”

“砚哥儿,给叔举着墨斗!”赵卯子突然吆喝。

林砚慌忙去接,才发现墨线里掺了狼毛,弹在木板上泛着青光。

老木匠眯起左眼比量:“往左半指头!当年给你爷打棺材就这么量的!”

林广福忽然嗤笑:“你个老货,拿棺材手艺给活物搭窝!”话没说完,赵卯子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头是晒干的蝎子草:“瞧见没?防虫的土方子,比你那洋灰墙顶事!”

“成了!”老木匠一脚踹开榆木门,门轴转得比纺车还轻巧。

林广福摸着胡须直点头。

林砚忽然摸出个铜哨,“卯子师傅瞧好了!”他腮帮子一鼓,哨声直冲天际。

“小兔崽子”老木匠骂到半截,山崖间突然炸起声鹰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