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祖父康熙,朕专业反清 > 第42章 康熙的奇思妙想(第1页)

第42章 康熙的奇思妙想(第1页)

一听康熙这么问,老十直接说道:“汗阿玛,儿子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这都是我大清天命所归!”

康熙没说话。

老十四也开了口:“回汗阿玛,是我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打得闯贼和明军抱头鼠窜,又有太宗皇帝英明神武,锐不可当!”

康熙忍不住了,看向弘皙:“弘皙,你说说你的看法。”

弘皙点点头说道:“回汗玛法,我满人可得天下,除了太祖太宗两代人的拼杀,还有就是因为当时的明廷汉人们不团结。”

“南方的明廷为了一个正统位置,持续内耗,将领各自为战,打仗时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这才一败涂地,连南迁的宋朝都不如。”

康熙眼前一亮,又问道:“那你知道,我们满人入关以前兵力是多少吗?”

“回汗玛法,孙儿记得不是很准确,应该是八万左右,算上披甲人,总数在十二万以上,后面加上吴三桂降兵也只有十七万多。”

“那明军多少人?”

“当时明军在册兵力有三百万之多,刨去吃空饷的,算七八成,也有二百多万。当时李闯也有十万精兵,西北处更多,算下来三十万总有。”

康熙面露欣慰之色:“接着说。”

弘皙说道:“当时汉人军队数量虽多,但还是那句话:文臣多为身计,武将各自为战。”

“且南方明廷一开始并不把我们满人当回事,只以为是股流寇,而把率先攻入京城的李闯作为仇人,生生把江山给让了出来!”

弘皙深吸一口气,硬生生按下了自己吐槽欲。南明犯的错,还有鞑清如何摘的桃子,关于这些他真能喷上一天还不带重样的。

这番应答听得在场皇子阿哥们心中一阵惊讶:弘皙不单单是文采过人,竟然也知兵懂这些?

他真是老二的种吗?

康熙频频点头,赞许道:“你说的不错!这江山就是那些汉人让出来给我们的!十六七万对二三百万啊,当年若是明朝君臣上下一心,愍帝何须自挂煤山?我大清也不会这么快就坐拥万里江山!”

他又看向几个儿子:“你们现在明白了吗?我满人胜于汉人的地方,就是能团结一心,所向披靡。”

“可你们如今自己人都要打起来了!而且还是最见不得人的骨肉相残……让那些蒙古王公看了笑话不说,你们和当年南方的明朝君臣将帅又有何不同?”

“我大清开国至今,满人多少人?八旗多少兵?汉人又有多少?是我们满人百倍万倍之多!如今想办法团结都来不及,你们还……朕真没想到,生了你们这班小畜生!”

“朕一生辛劳,平三藩,收东南,征噶尔丹,宵衣旰食,每日天未亮就批阅奏折,夜里子时都没睡……你们立了多大的功劳,受了多大辛苦,敢在朕面前闹?”

“闹吧闹吧,等把大清国闹亡了,你们也就不用再闹了!愍帝的亡魂还在煤山上看着你们呢!”

康熙说得自己都有些激动,苍白的胡须不停抖动。

弘皙心里一阵不屑。

说得真是好听,但纯纯自我感动。

你说皇子夺权内耗,但允许皇子干政,给他们当储君的希望,引发彼此消耗来维系权力平衡的人,不就是你吗?

你忙活五十九年,又有多少好处给到了百姓?

征噶尔丹胜了,但代价是什么呢?多少百姓和牧民被你弄得走投无路,你以为现在西北那些造反的人都是傻子,不都是被你弄得没活路了。

现在你得到的果,都是当初种下的因啊!

老十三听康熙说完后无地自容,叩头道:“汗阿玛,儿臣知错了!儿臣愿受处罚,就是自裁谢罪,儿臣也无怨无悔!”

“但儿臣有一个心愿,就是死,也请汗阿玛给儿臣母亲一个名分,儿臣虽没见过她,也求她能九泉之下安息!”

康熙轻叹一声:“你这孩子,孝顺有了,义气也有了,为什么就是没有脑子呢?”

老八又跪了下来:“汗阿玛,儿臣也请汗阿玛允了十三弟的心愿,儿臣还是之前的话,都是兄长不友爱,才让弟弟这么不恭敬,儿臣也愿领罚!”

老四也跪下:“儿臣一样愿受处罚!”

老三、老九学着一起高呼愿意受罚,更不用说早就跪着的老十和老十四,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

弘皙心里想笑,但受过专业训练的他还是忍住了。

康熙面无表情,说道:“你们都学学弘皙吧,过去他也和他阿玛一样混账,如今也不知道是朕积德,还是祖宗显灵,让他君子豹变,让朕放心。”

众皇子听后,心情各有不同,但还是异口同声道:“儿臣谨遵汗阿玛教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