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下奔跑
“四十一世纪到底是发展出了什么好玩的?比如像二十一世纪的手机游戏什么的?”宣冲在血火停歇的休息日中对系统询问道。
宣冲本意是提示系统给开点挂,例如某些小说里能练习技能的那种虚拟空间。
刚刚打完仗的宣冲趁着这段时间有空,想要学点啥。最好是不消耗学分就能兑换,从系统这儿薅点羊毛。
系统:“尚处于初中生的你,是想要见识一下高考的难度吗?”
宣冲:“啥,高考?”
…在营寨河滩旁边…
宣冲看到四下无人,随后让系统给自己解释一下什么是高考。
系统随即提示道,这是十五年级的体育教学考核。
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
星光下奔跑
即要确保自己所在人际环境中,要保持一个基本的秩序。而“营啸”显然就是丧失秩序的例子,会产生未知干扰,对自己体内的“体测仪”的能量结构加速损耗。
宣冲确定了:自己还是得统兵。指望逍遥无双是不可能的。
…十日后…
宣冲骑在龙马上,突然侧身挪动在龙马一侧,流畅的掏出一张弓,腰部张开,随后双臂也蓄力,弓弦立刻拉满,而随着弓张开后,宣冲本人则是摆回了马背上,弓箭对准了远方的飞鸟,随着嘣的一声响,弓箭以极快速度,微弱摇摆游动,奔向目标。一个呼吸后,箭穿透了鸟的翅膀,鸟儿落下来了。
这一套上马拉弓的连环动作,是宣冲根据这些天“体测仪”提供的数据信息提示训练出来的。
冲阵的胆量,宣冲目前还是欠缺,但先从弓箭方面着手还是有把握的,这用不着和别人短兵相接,至于在马背上来回大幅度动作的坠马危险,目前在系统的提示下都是能游刃有余了。
一旁的亲兵欢呼着朝着鸟儿坠落方向奔去,帮助武飞把鸟拿回来。
这是目前武飞第一次炫技,先前几日还只是一个人练习,上马时还在担心马背颠簸,自己会掉下来。但随后是进步飞快,马奔跑时起伏动作自己能预判下来,双腿紧紧地夹着马背保持稳定。
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刻,随意攀爬十米高的大树不抖的情况。现在武飞年龄是十四岁。正处于学什么都快的年龄。同时这岁数也是贪功冒进的岁数。
…二十一世纪不是年轻人贪玩手机,中老年人也在贪玩…
武飞再一次拉着弓弦后,有一次是先弓腰然后挺胸,靠着腰部发力拉弓的方式张开弓弦,然后目光锁定目标,动作紧接着条件反射一样校准到视线角度,全程根据心跳节奏计时,在准确时候放箭。其五十步外有一头奔跑野猪应声倒下。
武飞作为一个“古人”,在接收到了体测仪这样先进的东西,摸索到一定技巧后,就开始沉迷。
十天,将上马拉弓的动作练到这个水平,不是因为武飞多么天才,而是体测仪是可以直接进行动作编程。
这个玩意有多么厉害呢?
人体自己演化的躯体内,神经传导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例如奥运会短跑中,反应速度被确定为“0100秒”。超过这个时间,就是抢跑。而很多人在看乒乓球等运动时,眼睛会了,但是手不会。
因为眼睛看到了,直接传输到脑袋,脑袋再传输到手做出反应,眼睛与脑子近,算是接收全了信息。但是手脚和脑子远,需要不断训练协调。
但是如果在体外搭一条传输链条(外置神经链路),其电讯号传输效果是瞬时的,即眼睛看到后,手臂,步伐直接受到皮肤上“触觉传感器”的微电讯号刺激,快速挪移到最正确位置。
对于使用者来说,自己在做这套大脑主观上要完成的动作时,自己身体给自己反馈是非常强的,即挪移不正确就疼痛。
而训练者只要动作对一次,“体测仪”就会完全把所有传感器信息统合起来,作为成功案例,接下来使用者就是在安全状态下做相同动作,复现这套动作,强化体能记忆就可以了。而再次实战尝试时,如果出现偏差,在调试准确后,再次调出信息,对应做偏差量训练,这就叫做动作编程。
在二十二世纪后,运动员是要求全身除了衣服之外不得有任何无机物,但是在其他诸如国防,消防,以及越野等领域,所有人都在用这套体系。
后续大核战结束后,不再是拉一条条“碳钛复合材料”的人造外神经打造军用级动作控制体系,而是直接用wifi来进行全身传感器信息综合。这样是更加小型化,人人都能成为极限运动家。
至于武飞现在身上这套体系的基础,目前不是地球上电子元件,而是这个世界爻算后具备的灵煞气体。用这玩意搭建体系后,让武飞想到一个熟悉的词汇“奇经八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