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退下,让朕来 > 第649章(第2页)

第649章(第2页)

意思很清楚——

晨会的话题不要跑太远。

沈棠只能按捺住想法,将话题拐到正轨,跟众人讨论这次出兵带多少兵马比较合适。也是这时候,栾信与一众秋丞旧部才知道,沈棠超出正常逻辑的兵力哪儿来的。

合着是抽了永固关的驻兵!

这个,他们那时候想破头都想不出来。

这一次,沈棠还想炮制一回。

祈善却摇头,不太赞同。

他来之前跟褚曜商议过出兵参加屠龙局的事儿,也提到了兵力方面问题,二人默契一致,一致赞同不能再抽调永固关的驻兵。

“为何不能?十乌如今够不成威胁。”

祈善道:“确实构不成威胁,但是——”

“但是什么?”

“来之前,无晦直言‘此番屠龙局,吾等若没有绝对的胜算,也无法控制兵力折损,永固关驻兵便不可轻动’,这也是为了边境安宁着想,哪怕十乌明面上没有威胁。”

一番话,成功打消沈棠的念头。

不动这部分精锐,剩余就没啥争议了。

沈棠原有的兵马加上整合秋丞旧部的兵马,拉去屠龙局也不算寒碜。只是两军练兵方式不同,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磨合。兵力增加,意味着粮草供应也要增加,这对后方补给线是个考验。运粮人手,运粮路线,运粮监军,这都需要细细考量、认真斟酌。

除了一开始话题跑远,之后的晨会时间都围绕这几个话题讨论商议。让一众秋丞旧部惊喜的是,沈棠并没有因为他们新降,仍处于“实习观察期”便避讳他们,反倒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做出合理安排。原来的老人也没有提出异议,不见丝毫的不满。

终于——

“公义这次可要随军出阵?”

沈棠奉行压榨之后要给甜枣的原则。

尽管栾信的文士之道能降雨,但他的简历跟户曹八竿子打不着,人家貌似是比祈善几个更加激进的文心文士。沈棠让他在户曹干活,偶尔也要让他在熟悉的战场驰骋。

栾信诧异:“若出阵,棉花田……”

沈棠道:“先登算过的,今年农耕运势尚可,旱情有所缓解。即便真有旱情,这几月开凿水渠和水井,应该也能缓解一时。再不行,便以国运施展‘风调雨顺’,保证今年收成顺利,如今又有了一批抗旱的棉种,问题应当不大。公义熟悉屠龙局局势,对郑乔那边也有了解,若愿意出阵,自然最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栾信自然答应。

栾信是

会师(下)【二合一】

晨会结束,众人仍沉浸在震惊之中。

待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祈善才不赞同地看着沈棠道:“主公此举未免太冒险了。”

什么太冒险了?

沈棠准备让新降的秋丞旧部留守。

不止是四宝郡,还有一部分陇舞郡。

至于岷凤郡,己方精力、人手和时间都不充裕,那边暂时顾不上,只是单纯派人过去接手,具体的治理措施还未出来。估摸着要等屠龙局结束,再认认真真筹划建设。

沈棠道:“我知道元良担心什么,你是担心秋丞旧部会趁机抱团,鸠占鹊巢?”

祈善毫不掩饰地点头:“是!”

不是说不能重用降将和降士,但中间需要足够的观察时间,保证他们确实忠诚可靠、没有异心才行。若不然,他们前方战事不顺,后方又起大火,可就一败涂地了。

“秋丞尸骨未寒,这个节骨眼重用他们确实有些冒险,只是——”祈善的担心,沈棠不是没考虑,但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一来,他们只有治理监管之权并无兵权;二来,我已在晨会透露国玺。人之所以选择背叛,多数情况是因为选择忠诚给的好处不够。他们若背叛,摆在他们面前就两条路,一条自立,一条投奔其他势力。”

“自立?他们站不住脚跟。”

“投奔其他势力?他们能选择谁?或者说,附近有哪个势力能比我更加适合呢?”

综上考虑,沈棠才想出这个骚操作。

祈善见她是认真考量过,而非一拍脑门做下的决定,便也不再阻拦。毕竟,沈棠才是主公,是他们的掌舵之人。寥嘉几人走得早,寻了一处地方,静静等待祈善消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