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获全胜、事事谋成
篝火旁的哄闹散去,军汉们累了一天,又活动了一番手脚,四处鼾声就起,苏武自也进了梦乡,赶路累的是马,其实更也累人。
。
着实也是苏武自己扎不清爽,这也是技术活,苏武技术着实不好,在军中时候,要么范云来帮忙,要么岳飞来帮忙。
扎好发髻,再上冠,这也是技术活。
一身红袍在身,是官服,腰间玉带来系。
扈三娘,其实不曾真正见过苏武这般穿官服的模样,在东平府里,苏武几乎就没穿过,只在京中多穿。
只待苏武佩戴整齐,再站起身来把笏板抱在怀中,高高大大,板板正正。
就看那三娘目光上上下下看了又看,好似在检查是否哪里还有纰漏,又好似是目光着实挪不开去。
也是这身红袍,着实又亮眼又好看,太符合这个时代审美,这个样式,从唐到五代到宋,其实变化并不大。
“我去了……”苏武一语,迈步起身。
“嗯,早些回……”扈三娘莫名一语,说出去之后,又自己觉得有些怪异,这话怎的就这么顺口说出来了?
苏武也点头:“嗯,事毕就归。”
说着,苏武出门去了,也上马,先去枢密院见童贯,再一道入宫见天子。
什么事着急,那就不必说了,但凡战事,大宋朝此时除了苏武,也选不出
大获全胜、事事谋成
“嗯……出得此事之后,朕也多看了几番西北来的奏报,鄜延那边,当真是党项游骑越来越多,怕是党项人早已备战多时……”
天子点着头,也看左右去。
童贯立马接话:“是啊,以往臣在西北,这般来去就是数千的党项骑兵,倒是也少见,最近,却是频频得见,乃至一日各处见得好几回……”
苏武心中在夸刘光世,口中继续:“就好比刘法老帅,上上次伐党项,已然深入腹地了,却还是败退而回,何也?便是因为党项轻重骑兵来去纵横,因为党项马多!臣麾下倒也有骑士,可惜太少……若是多几分胜算,臣有一请!”
赵佶已然想到了,就问:“可是马?”
“陛下圣明,正是马匹。京畿养马之地,就在东京城西北牟驼岭,其中堪用之马,大概万余,臣斗胆,想请陛下赐下一些马来,如此,再入党项,胜算便也多得不少!臣是军将,不敢轻易说那些夸下海口的话语,与陛下论事,自当出于忠义,不敢妄言。”
苏武一番话去,一脸的真诚。
赵佶点着头,就问:“你要从牟驼岭调得多少马匹去?”
“陛下,那自是多多益善,此战,关乎陛下心中雄心伟业,也关乎我等臣子青史留名,更关乎江山社稷之重,定要一战鼎定,不留后患!”
赵佶皱眉在思,也看左右之人,此时自也有人说话,蔡京来言:“京畿之马,为京畿禁军与朝廷诸多衙署所用,若是给多了去,要误许多公事……”
这话也不假,京畿本不适合养马,在京畿之地,花这么大力气养这些马,那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总不能朝廷信息来去,真的靠人来跑。
京畿的禁军,表面上,那也是大宋朝之最精锐,样子上还是要有的……
历史上这些马,最后都成了金人的战利品,那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
苏武立马也开口:“陛下,太师,此番只是借用,只待战罢,自再归还就是……”
至于战罢到底还是不还,那也看到时候苏武再得马匹多少,来路渠道能不能保证,若是战后苏武马多,还也就还了。
若是苏武战后马匹还是不能保证,那就不还了,借口多的是,打仗怎么可能不死马?战死病死,军粮续不上的时候吃了……
只待苏武如此一语,天子也就真点头了:“那就允你……六千匹,如何?”
苏武皱眉,在他所想,京畿禁军要什么马?朝廷衙署来去有马就行了,马匹给京畿禁军装样子,一匹都多。
苏武开口:“陛下,可否允得臣八千匹?”
“这……”赵佶犹豫。
苏武立马又说:“多一匹马,多一分胜算!”
天子一口气叹去:“行吧行吧……到时候你再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