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40章 耶律大石,来了!(第1页)

第240章 耶律大石,来了!(第1页)

耶律大石,来了!

大军再开拔,出雄州北上,往归义城出发。

归义城有守军一千七八百人,城池不大,更像是个堡寨,也是辽国在边境之处最重要的桥头堡。

却也别看这守军只有一千七八百人,真要攻打这般坚硬堡寨,也并不那么简单。

乃至,七八万军,也并不能倚仗人多势众派上用场。

归义与雄州城极近,不过六七十里地,若是出得边境去辽之归义城,甚至不过三四十里。

七八万军,还有各种辅兵,乃至还有帮着运粮食的后勤辅兵,还有民夫,出雄州去,调度起来也着实麻烦。

行军之事,从来不能真的把大军裹成一团往前走,依旧还是要走路,走路,不免就有人在前,有人在后。

此时,苏武自己已然到了归义城下,却还有人手车驾才出雄州边境,七八万军,数万辅兵民夫与匠人,绵延去,三四十里之地。

为了确保每一部的编制不乱,各部是紧密在一起行军,各部之间,倒是不一定很紧密。

这也是防备敌袭之法,但凡有敌人来,至少保证每个部曲都能临时立马组织起来,形成有效的防御与抵抗。

苏武很小心,他总觉得哪里有问题,他更也知道,虽然他是

耶律大石,来了!

杨可世岂能不出头?

杨可世还要来言:“苏帅,此番,当真过于谨慎了一些!”

杨可世,在苏武面前,虽然心中念想无数,但说话,还是不敢造次。

苏武看了一眼杨可世,便不多理会了,说不得这厮了,更也不能说自己是在救他杨可世。

苏武只管一语来:“军令如山,不容置喙,就如此来行!”

众人不多言,杨可世也无奈,不得多言,却多少有些垂头丧气,几个月前就等着今日大展拳脚,临了临了,一向用兵大胆的苏帅,忽然胆小如鼠了……

就问,辽人有什么可怕的?

也不过一些散兵游勇、残兵败将在外,燕京城里满打满算,超不过三万来人。各处城池,少的不过几百人,多的也不过二三千。

便是再如何抽调,城池都不要了,又能聚出多少散兵来?

会议散去,众将各自归营,埋锅造饭,吃饭睡觉,虽然不是无所事事,但也真是无所事事。

小小城池就在眼前,真是入不得眼来。

都是久经战阵之兵,就这城池,这么多军队在这里,一人一口吐沫也给他淹了。

苏帅在做什么?

他在一遍一遍看着游骑送回来的军报,四处都无甚要事。

不急,苏武再次冷静非常,自我提醒,不急不急,也不必急着填人命,更要等大型器械造好。

只待第二日下午,燕京城里,皇城之内,军情已然就到。

李处温看到奏报,人也是愣的,宋军已然过境,兵困归义。

这显然与头前苏武与他所言,大相径庭,这刚说好的事,转眼就变卦了?

耶律大石就在一旁,便也就看到了,开口就骂:“宋贼可当真来得快,背信弃义之贼!”

只看一眼李处温去,见李处温眉头紧皱,甚至面容有些失色,耶律大石立马又道:“相公勿忧,我这就领兵去迎,只管死战!”

李处温看了看耶律大石,也是来说:“你就两千败骑啊……”

耶律大石更是面色坚定:“兵贵神速,我自领两千骑去,先打一仗,挫一番宋贼锐气,相公在京中聚兵,招揽一下忠义之士,我若先胜一仗,只管发兵,让萧干带兵速速来助我。若是我败了,自是一死,相公也就不必发兵了,只管守城就是,我自也与萧干交代清楚!”

萧干何人也?

辽国统治之下,很多民族,很多部落,草原之上自不用说,山林之间也是一样,但其中人口较多的,不外乎契丹人,汉人,乃至草原上的一些大部落,最后还有奚人。

萧干,奚人之王也,奚人在契丹麾下,也有数百年之久,俨然就是同族一般,萧干为大辽,那是不知打过多少仗了,出生入死不在话下。

此时,萧干没跑,耶律大石自与他信任非常。

奚人之兵,此时还有不少,连耶律大石麾下,也有不少奚人之兵,萧干身边,此时也还有不少。

李处温其实是反驳不了耶律大石这些安排的,他虽然是个宰相,但他无兵,耶律大石与萧干有兵。

他们只管要干,要死战,李处温便也只能点头:“那重德你一切都要小心,一定不要枉死,我等你回来!”

耶律大石点点头:“相公赶紧挑选宗氏之人,早早确定下来,拥戴登基,万不能等!”

说着,耶律大石拱手一礼,说走就走,脚步飞快,便是军情紧急,时不我待。至于到底选谁当皇帝,且看谁不跑,且看谁比较有一点名声。

耶律大石只管寻得萧干再说一番,连什么送别都来不及,耶律大石打马出城就去。

萧干倒是也再给了耶律大石一些奚兵,又多给了一些马匹军械。

萧干这边,自还要四处聚兵,招募义士,准备粮草,事情极多,这燕京城,军事动员能力,也着实不强了。

但青壮汉子,还是有不少,打不得野战,就上城头,上不得城头,就搬运东西,搬运不得东西,就劈柴做饭……

这国家,许真要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