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好,老了就看不到了
有了李成这档子事,苏武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来,也是类似的事。
比如,花荣的妹妹与武二郎。
武二虽然是个直男,但不代表他不会疼人,花荣也说自家妹子读过书,知书达理的……
当然,也只是暂时想一想,花荣其人,还当过段时间再说。
而今这些事,梁山之事,在苏武心中,其实从未真正过于在意,这只是个开胃菜,也只是苏武的一个阶梯而已。
未来,面对辽金,那才是家国大义之战,那才是真正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许多人要死在那里……
乃至……苏武也想过,兴许自己也会死在那里吧?
想到辽金之事,眼前这梁山,又算得什么事呢?
高太尉在来的路上了,各处河道湖泊收拢船只。
梁山上正在加紧操练人手,兴许苏武真帮了他们一下,帮他们精简了不少人员。
东平府里也热闹,李成娶妻,孟玉楼办事真快,便是一接手这件事,就迅速开始操办。
购置了一座小宅,酒宴就在孟娘正店,把李成在山里的父母与嫂嫂侄儿侄女都接来……
冬欢出嫁之处,就是孟玉楼的家,那些嫁衣嫁妆,孟玉楼也一一操持。
如今李成也是指挥使之职,待得枢密院正式的公文来了,李成便有齐州兵马副总管的职位,也有校尉的散官,更也会有一个纽扣大的官印挂在身上。
这般身份,孟玉楼自然要大操大办,为的不是其他,为的是苏武的人心。
正店里一场大宴,便是连差充京东两路安抚招讨制置使的程相公也备了一份礼来,虽然他人并不到场。
其他大小官吏,更不用说。
结婚,李成自己是懵的,只管媒人怎么指挥安排,他便怎么做。
那花荣的妹妹也在帮衬做事,倒是苏武与李成父母一起,上了高堂席座,接受了两个新人的跪拜。
婚礼结束,
老了好,老了就看不到了
为何要问?
因为张叔夜也不是寻常人等,这人在历史上,也有大名。
他不是正经科举出身,而是恩荫入仕,从来喜欢兵事,喜欢研究谈论,最早入仕,是在西北兰州当的录世参军,那是正儿八经在西北见过战阵的,虽是文员,但也亲自也跟随作战,且出谋划策之间,还立了功勋。
便也得升迁,兜兜转转为官,如今年岁也不小,也有五十多岁了。
这人也是正直非常,他家之人也是如此,他的从弟弹劾过蔡京,张叔夜也受牵连,受过贬谪,去西北养过马。
真按照历史来说,宋江这伙大贼,最后就是张叔夜领兵击败。
历史上,后来,张叔夜领兵与金人激战,那也不怂,带着两个儿子也不怂,敢打敢战,也一心主战,乃至还击杀过金人的军将,张叔夜最后也是受了伤,最后汴京城破,被俘。
自缢而亡。
这般的张叔夜,已然就是北宋难得的几根硬骨头。
此时此刻,就在济州当知府。
苏武此番要去济州,岂能不认识认识张叔夜?
只待法……哈哈……好多词呢……”
人啊,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只要臭味相投而会,便是自然而然同路。
苏武知道,自己走进了这个群体中,就看眼前两个老头,其实有一种感动。
苏武开口:“那都是宗老相公谬赞……”
“诶,不必谦虚,你的事,我也有听闻呢,济州与东平府这么近,皆是面对贼寇之处,你四处剿贼,哪一件我不知?你麾下强军,我更是知晓,只可惜啊,我这济州没有这么一支强军。”
张叔夜真有叹息,他这辈子,就喜欢研究与谈论兵事,只可惜他来济州时日尚短。
他本来已经混到礼部侍郎了,就因为一件事,又被蔡京弄下来了,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