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1弥勒榻:汉族卧具,即矮榻。
亦称“短榻”。
一般尺寸较短小,较低矮,榻身上安置三面围子或栏杆的木榻。
最初多置于佛堂书斋之中,用作静坐习禅或斜倚谈玄。
后主要用于坐卧或日间小憩。
用于坐禅习静的一种短榻。
如弥勒佛坐榻状,故称“弥勒榻”。
《长物志》卷六:“矮榻高尺许,长四尺,置之佛堂、书斋,可以习静坐禅,谈玄挥尘,更便斜倚。
《遵生八笺》(高濂):“矮榻,高九寸,方圆四尺六寸,三面靠背,后背稍高如傍,……甚便斜倚,又曰‘弥勒榻’。
”
2夜光杯:夜光杯是一种用玉琢成的名贵饮酒器皿。
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玉按颜色可分为墨玉、碧玉、黄玉,都可用来制作夜光杯。
夜光杯的纹饰乃天然形成,其墨黑如漆、碧绿似翠、白如羊脂。
其具有耐高温、抗低温的优点。
斟烫酒、冷酒均不会爆裂。
3坐怀不乱柳下惠:“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乱。
”《辍耕录》(元·陶宗仪)
4闭门不纳鲁男子:“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
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
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闲居。
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
5秉烛达旦关云长:“传关羽下邳兵败后,为保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归附曹营入许,曹赐羽宅第一处。
羽避其嫌,将一宅分为两院,两位皇嫂居内院,自己住外院,晨夕问安,夜读春秋,秉烛达旦,传为美谈。
后人为昭彰关羽忠义,建庙以祀之,庙内兴建一楼,名曰‘春秋楼’,俗称‘秉烛达旦处’。
”